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调要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结合点,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天津大学由“积极应变”转化为“主动求变”,下好先手棋,积极探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助力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一 围绕增强组织力搭建创新平台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正在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要实现重大科技突破,需要完善的硬件条件和强有力的制度作为保障。天津大学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未来发展趋势,打破学院、学科界限,围绕国家战略领域建设21个高水平实体化研究平台,组建跨学科立体化科研攻关团队,集合“精锐力量”,打造创新高地。学校依托各类平台累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59项,形成了有利于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机制。积极探索“大科学装置+大科学任务”模式,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开展重大科研项目。国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拟研究设施作为地震工程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在建造过程中突破了40余项关键技术。建设好前沿科学中心,依托合成生物学前沿科学中心打通了基因组合成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链条,形成亿元级优势项目集群。推进全国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聚焦先进能源动力、高精尖精密仪器、高端医疗装备、绿色化工技术等领域抢占制高点,产出大成果。
二 围绕提升引领力开展科技攻关
天津大学充分发挥创新引领性作用,不断提升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和引领力,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持续深化基础研究,在地球化学、智能电网、神经工程等方面深度布局,围绕重大和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引领性、原创性科学研究。新能源化工团队研发出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新型丙烯催化剂,为低碳烯烃生产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催化科学基础,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积极围绕深海采矿、新型显示材料、半导体材料等战略性问题组建一批跨学科集成攻关联合体,努力产出更多国家急需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瞄准产业升级转型技术难题开展科技攻关,自主研发醋酸乙烯成套生产技术、研究内燃机复合循环理论等,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三 聚焦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成果转化
天津大学不断创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为科研人员最大限度“松绑”,在全国高校率先实现高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推动成果转化。牵头组建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孵化成立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天芯微系统集成有限公司等,极大地激发了各类创新主体和科技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入推动科技评价改革,做优做强创新创业服务,设立50 亿科创母基金,支持具有创新创业热情和能力的在校师生到天开园等“舞台”建功立业。目前,已有99个师生校友的优质项目与科创成果在天开园转化落地。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特区”,组建专业化技术转移团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等13个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合作,探索开展“订单式”科学研究,打造全链条、体系化产学研合作新模式,让创新创造因“需”而“为”,推动科技成果直接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促进科技成果更高效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四 瞄准提升创新能力引育拔尖人才
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天津大学注重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注重培育人才团队,现有科技部重点创新团队8个,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1个。不断改革人才评价体系,探索尊重学科发展规律的代表性成果评价、长周期评价、团队评价、社会竞争性评价等多元评价机制,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营造潜心研究的创新生态。依托已有的合作办学机构、研究机构、科研平台等引才聚才育才,近五年,国家级领军人才数量增长64%,国家级青年人才数量增长151%。天津大学将持续努力,造就一支由战略科学家引领、领军人才为核心、青年拔尖人才为骨干的高层次人才梯队,为提升国家创新整体效能提供有力支撑。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