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面对面
热线23602777
为何挡不住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图) 专家支招:意识改变、供给满足、人防“技防”结合 2023年10月27日  本报记者 韩爱青 文/摄

  电动自行车充电不上楼、电池不进屋,是最基本的安全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从2021年开始,我市各区均在推动新建、改建和扩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场所及充换电设施。然而,近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小区虽然建设了集中停放场所及充换电设施,可因为数量不够、收费高等原因,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现象仍屡有发生。

  现 状

  充电设施少 充电费用高

  电动自行车频繁进楼入户

  河西区太湖路街惠众家园的业主李女士反映,小区建设了两处充电设施,但只有20多个充电口,数量太少,无法满足业主充电需求,“我回家时经常能看到有人把电动自行车推进电梯,在楼道充电。”李女士认为,只靠在电梯口张贴“禁止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的安全提示,根本制止不了电动自行车上楼。

  10月24日上午,记者在惠众家园看到,小区共有16栋楼,均为高层,一梯6户。记者随机进入几个楼门,几乎每个楼门里都有违规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在5号楼,一对老夫妻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外出返回,直接把车子推进楼门进电梯。在另外一栋楼,一对父女骑着电动自行车返回,也是直接进了电梯。

  惠众家园社区党总支刘书记介绍,惠众家园常住人口1200多户,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将近500辆。小区地上仅有的6个临时停车位已经被用来修建充电设施,但无法满足业主充电需求。社区计划再建7处充电设施,其中3处选址基本确定,还有4处需“退绿”,尚在走程序。

  河东区鲁山道街彩丽园南区的业主卢先生反映,小区地下存车处经改造建设了充电设施,但充电价格让人“望而却步”:“电动自行车单次充电收费5元,是不是太贵了?”

  记者在彩丽园南区看到,楼高6层,没有电梯。业主李女士告诉记者,如果不去存车处给电动自行车充电,只能从家里“飞线”到一楼,或者把电池卸下来拿回家充电,无论哪种方法都存在隐患。

  彩丽园社区党总支王书记告诉记者,小区地下共有3个存车处,都是开发商在建房时的配套设施,由物业公司承包给个人经营,“现在存车处里的充电设施都是经营者投资安装的,卢先生提及的收费标准已经执行1年多了。”

  治理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关于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的问题,已经成为基层治理的一个难题。未建设集中充电设施的小区,难管理。可有了充电设施,因种种原因依旧无法管住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

  充电价格 难认可

  记者了解到,我市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目前几家充电设施建设企业收费实行的是“电价+服务费”模式。电价一般执行民用电价格,但“服务费”定价有高有低,计费方式也不一样。像彩丽园南区的地下充电设施收费问题,河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因为不属于政府定价项目,是市场调节价,可以由运营商自主定价。社区居民使用充电设施首先考虑的就是价格,如果比使用自家的民用电费用高出太多,居民恐怕难以认可。

  责任不明 难执法

  2021年11月9日施行的《天津市消防条例》第五十八条规定:“在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在禁止停放区域充电,或者给电动车充电不符合用电安全要求的,由消防救援机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警告或者一千元以下罚款。”虽然有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究竟是消防还是街道来执法,并不明确。

  惠众家园社区党总支刘书记告诉记者,电动自行车进电梯的问题他们了解,也多次联合物业巡查,发现情况只能劝导,业主不听,就找街道综合执法队的人员来劝导,“可我们做不到24小时巡视,还是要有执法才能起到震慑作用,可究竟哪个部门主管、执法,至今都不是很明确。”

  只疏不堵 难见效

  记者走访多个小区发现,虽然建设了充电设施,但部分使用率不高。究其原因,就是只有疏、没有堵。这个堵,除了强有力的管理和执法之外,还可以采用“技防”。例如,东丽区金钟街道溪水湾社区统一建设了配有充电设施的电动自行车停放车棚,物业公司同时启动智能系统装置,只要车进入电梯,就会有声光报警提示,进行识别干预,电梯门无法关闭,“拒载”电动自行车,并将信息传到消防安全控制室,直到车退出,电梯才能恢复正常使用。惠众家园社区居委会也意识到“技防”的重要性,表示在建好充电设施后,会要求物业公司利用技术手段阻止电动自行车进电梯。

  专家意见

  疏堵结合 将电动自行车“请”下楼

  赵静静,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是社会治理。她认为,将电动自行车“请”下楼这个问题,关键在于意识改变、供给满足、人防“技防”结合三方面。满足群众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让群众养成在楼下充电习惯,以疏堵结合的方式实现居住安全。

  首先是意识上的改变。通过政策宣讲,让更多群众认识到电动自行车上楼充电的危险性,在行动上落实,在日常生活中彼此提醒、监督。社区和物业联合行动,既做好宣讲工作,也做好监督机制的建立,通过自律和他律促使社区形成将电动自行车“请”下楼的氛围。其次要满足需求。现有的电动自行车之所以要上楼,是因为面临充电设施不足、收费不合理、收费选择少等问题。主管部门可根据各个社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对于充电设施不足的社区,可充分利用空地、废弃车棚等规划建设充电车棚或联系周边公共空间进行建设;对于收费有异议的,建议相关公司利用时段优惠和满电提醒服务等技术手段优化收费;对于收费选项少的问题,可建议相关单位推出月包、周包和单次收费等多样化选择,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另外,要人防“技防”结合。将电动自行车“请”下楼,是防患于未“燃”,关键在于“防”。既要通过人防,更要通过“技防”给予实际限制,比如在楼道进门处进行识别提醒、在电梯处安放“拒载”装置、在社区对上楼行为进行曝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