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运河滋沃土 醋乡文气厚
张治
  天津市河西区书法家协会主席 窦宝铁

  《每日新报》 四时清欢

  【二十四节气文化专刊】

  京杭大运河蜿蜒千里,流淌千年,进入天津的第一站便是静海,独流镇是南运河上的“津静首镇”。独流镇地处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汇聚之处,三河交汇,合为一流,独流因此得名。独流因河而生因河而兴,漕运发达,是大运河辐射京畿的重要水旱码头,曾经河上帆樯林立,南北物资交汇,岸上士庶殷繁,商贾辐辏,是大运河的一颗璀璨明珠。三河并汇,鱼米丰饶,得天独厚的水土孕育了闻名四海的独流老醋。三百余年传承,乾隆赞赏,进贡皇庭,时至今日,其酿造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流也因此有“醋乡”之名。冬至时节,北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此时的天津人吃饺子蘸的醋,必须是天立独流老醋。

  大运河的舟楫之便鱼米之利,滋养兴盛着独流古镇。沧海桑田,岁序更迭,运河岸边的独流人在这里渔耕劳作,繁衍生息,为这片沃土创造和积累了丰厚的历史底蕴。“独流老木桥”是大运河南运河段现存唯一的木质结构桥梁,木桥整体全部采用榫卯结构工艺,无一根铁钉、铁件,见证了大运河文化在独流镇的发展和变迁,承载着大运河以及独流镇的历史记忆。独流给水所、十一堡水利设施、进洪闸都在诉说着独流深厚的河水之缘。此外,独流镇独有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文学艺术、书画丹青、泥塑剪纸等异彩纷呈。清代,因运河货运繁忙,船户需要押运货物、保镖护航,独流民众大兴习武之风,涌现出了一批闻名全国的武术宗师,现在还有不少人习练通背拳,尚武之风依旧。凡此种种都从侧面展现着运河对独流的巨大影响。

  大运河也孕育了独流镇极具特色的饮食和文化。独流被称作运河醋乡,独流制醋,起于明嘉靖年间,鼎盛于清乾隆年间。传说有一次乾隆皇帝乘舟船沿着南运河下江南,船经独流,岸上飘来阵阵酸甜醋香,乾隆皇帝立感口舌生津,精神一振,便命人奉上一品,顿感醇厚浓郁,酸咸适口,回味鲜甜,风味绝佳,一时龙颜大悦,大加赞赏,从此,独流老醋便被钦定为贡品,每年都要进献皇城。加之运河流通之利,独流老醋闻名全国,和山西陈醋、镇江米醋成为中国传统三大名醋。独流古有食醋之风,据地方志记载,明朝时此地就有“春分酿酒拌醋”的习俗和“鱼酢”的记载,老醋广泛用作烹调鱼虾,去腥、解腻、提味、增香,流传至今的独流特色美食——“焖鱼”少不了独流老醋的佐味。运河鱼虾鲜美,老醋酸咸味厚,使得独流饮食颇具特色,独流焖鱼、独流鱼卤面和独流焖饼被称作独流美食三绝,独流嘎巴、卢记火烧、刘记面茶、王记切糕、杨家焖子等,都因风味独特闻名遐迩,成就了独流运河美食文化。

  冬至如年,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蘸上独流老醋,满口都是幸福的滋味。期盼来年春暖,我们向阳而生,追光而行与大运河温暖相拥,去探寻大运河的别样风采,去展现潋滟波光中的诗画大运河,一起倾听千年大运河新生的“脉动”。

  文/摄 新报记者 张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