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喝马桶水吗?”酒后重口味的“打赌”,竟让一对关系要好的朋友反目成仇。这种赌约到底该不该履行?双方又该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近日,本市河东区法院对此案例进行宣判。
原告老张和被告老王原是一对十分要好的朋友。2023年6月的一个晚上,两人在原告老张家里撸串喝酒。酒过三巡,老张和老王借着酒劲打赌,如果老王敢喝一口马桶里的水,那么老张将给老王1万元的“奖励”。没想到老王二话不说舀起一杯马桶水就喝了下去,老张随即按照承诺当场给付老王1万元。三个月过后,老张反悔,觉得自己不应该因为一句酒后的玩笑话而付出1万元的代价,遂向老王提出要求返还1万元,但老王坚持认为自己履行了赌约拒绝返还。无奈之下,老张以不当得利为由将老王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老张与老王虽然均为适格民事主体,双方之间的约定也是真实意思的体现,但二人酒后打赌行为,纯属在聚餐中的一种娱乐行为,并不是为了实现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该打赌行为亦违反了《民法典》规定的公序良俗原则。
因此,老张与老王打赌订立的契约应认定为无效的民事行为。依据法律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本案中,双方在案涉打赌过程中均存在过错。按照上述法律规定,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最终,法院判决老王返还老张5000元。
法官说法
三五好友,把酒言欢,忆往昔,畅未来,甚是快哉。但要注意的是,凡事都要讲究个度。合理范围内开玩笑打赌是调剂生活的一种方式,但超出公序良俗的玩笑赌约不仅不能增添乐趣,反而会给生活“添堵”,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本案中,法院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以公序良俗为限度,分析当事双方的行为及法律后果,最终判定赌约无效且双方应当为各自的过错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新报记者 常健 通讯员 陈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