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习近平李克强李强作重要讲话 赵乐际王沪宁韩正蔡奇丁薛祥李希出席会议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在津沽大地上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滨海新区小王庄镇小苏庄村创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
~~~
~~~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2年12月17日 星期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在津沽大地上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滨海新区小王庄镇小苏庄村创办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
“新思路”改写“旧账本”
本报记者 王睿

  “村里几个人富不叫小康,全村人都富才是真的小康,得把村集体经济搞上去。”王跃森始终这么认为。这几天,他心里那叫一个“亮堂”,毫不掩饰地告诉记者,“忙活一年,村里的‘家底儿’要有起色了,你能听出来吗?我连说话的底气都足了!”

  作为土生土长的滨海新区小王庄镇小苏庄村村民,自从2021年3月一肩挑起村里“当家人”的担子,王跃森便打起了强集体、富村民的“算盘”。

  说着,王跃森掏出随身带的小本子,翻到写有“小苏庄村5年发展规划”这一页念道:“‘小苏庄村全年农业产值现在是160万元’,你看后头这句:‘土地全面整合完成后,继续扩大经营规模,提升农产品质量,2023年全年产值预计达300万元,实现利润50万元……’这数字是经过测算的,我们很有信心!”

  怎么“强”?怎么“富”?王跃森坦言:用“新思路”改写村集体经济的“旧账本”。

  记者在小苏庄村采访时,王跃森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村里建起合作社,村民自愿入股,合作社根据当年收益,按每年每亩地给村民分红,到年底,结伴来领收成,拿着钱高高兴兴回家过年。“跟其他合作社不同的是,我们的村民保了本儿,还能分着利儿,共同分成、共同富裕。俗话说,‘大河有水小河满’,让全村人一个不落地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我是种地出身,深知土地的收入太少了。如果个人种小麦、玉米,赶上风调雨顺,除去成本,一年下来,一亩地就落300元左右,平均每户10亩地,年收入3000元一大关;旱了涝了,还得赔;要是租出去,一亩地顶多给400元。凭这每年的几千元,啥时富起来?”王跃森叹了口气,可农民有啥?只有地。“那就从土里刨食儿,整合土地,统一耕种、统一管理、规模化经营,做大村集体经济这块‘蛋糕’。”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说干就干的小苏庄村“两委”班子第一项任务是河道清淤疏浚。原来,小苏庄村属全镇洼地,状如盆,逢雨必积水已是陈年旧患。排水不畅,土地易绝收。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小苏庄村投入20多万元,整修1.1万米水沟、20多道闸涵。

  解了这一“顽疾”,当年5月,村“两委”班子喊出“成立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迈上新时代乡村振兴新征程”的口号。

  话说出去了,可却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村民们摆摆手,扔下句话,“个人种都弄不出钱来”“不就为了你的业绩”……

  面对冷言冷语,王跃森的态度是,“这很正常,村民接受新事物需要一个过程,允许有个观望的时间。”在这期间,村“两委”班子并没闲着:带领村民代表、党员干部去山西、山东、河南等已经成立合作社的典型村“取经”。

  这一趟走下来,对大家触动很大。村民代表吕振发告诉记者,“山西的一个村,土地不多,跟咱没法比,可人家把地弄得规整,一根杂草都没有。在他们眼里,土地很值钱,特珍惜!再看我们,土地是多,不珍惜,说荒就荒了。”村民高甿贤说起,“有个成立了合作社的村,去年给每户分了10斤苹果、100元现金。当时不觉得啥,后来一想,这证明人家已经行动了,都见着成效,开始分东西了,咱还原地踏步呢。”“还是没那个意识。”村民高逊贤接过话来,“能让村民得实惠的办法,就该学,先试试嘛,摸着石头过河。”

  怎么试?王跃森梳理出一套符合小苏庄村实际的方案:村“两委”班子带领全村人创办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自愿以土地或现金入股参与进来,成为社员,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现金入股要承担损失,土地入股保证地租和补贴,合作社按每年每亩地支付“600元租金+95元粮补+分红”,其中,红利有收益则分、无收益不分;合作社每年净收入的10%上交村委会、20%作为社里流动资金,剩余70%摊到每亩地上,结合村民入股比例分红。

  这样一来,入社的村民能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只要愿意工作,村内企业优先安排就业,帮助其上班挣工资,每年收入“三金”:租金、股金、薪金。

  行胜于言。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拿出土地和现金入股。令人欣慰的是,25户村民紧随其后,上交土地,同时拿出5万元到20万元不等的现金入股合作社。

  可25户只占小苏庄村总户数的十分之一,还有不少村民有疑问,“这么一折腾,自家土地不就归村里了”“合作社是不是把土地包给外来大户”“要是人家经营,咱不会挨骗吧”……王跃森理解村民,给了一句斩钉截铁的答复:“合作社有村‘两委’兜底,绝不会把大家撂旱地上。”

  通过讲政策、做工作,村民们的观念渐渐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合作社,并张罗着给合作社起个好名字。经过一番讨论,“翕合”的呼声最高,所谓“上下翕合,气势甚盛。”寓意全村步调一致,同心合力建设美丽乡村、共同富裕。

  时针来到今年2月24日,天津翕合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此时,合作社共有180万元资金,整合了120户村民的2000亩土地,完成全村80%耕地的流转。接着,科学规划土地、改良土壤、播撒有机肥、筛选作物品种、开辟小面积特色种植试验区等一系列任务相继铺开……

  “今年合作社种的玉米青储已经收获了,现在,冬小麦也种上了。”吕振发对记者说,最近,村“两委”班子成员正在村里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这让村民很振奋,觉得合作社入对了,有党的好政策支持,没啥顾虑。

  采访中,记者看到了小苏庄村合作社2023年的项目计划,比如细化土地,调整大田作物比例,引入经济作物;在麦地套种辣椒,夏收小麦、秋收辣椒;与农业研究所“携手”开发新品种,试种芋头、鲜姜、巴旦木……其中有些已经找到了合作方、签署了协议,双方将应用新技术,探索有特色、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模式,给村民创造多样化增收渠道。

  眼下,合作社正在核算收成,从目前情况来看,社员都能分到红利。而对于尚未加入的村民,王跃森表示,合作社的大门一直敞开着,随时欢迎大家。

  记者手记

  不让一个村民掉队

  独木岂能“成林”,众人“拾柴”才能“火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现阶段,共同富裕的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滨海新区小苏庄村发展村集体经济、携手谱写共同富裕的故事拉开了大幕,村“两委”誓要迈开步子、蹚出路子、干出样子,把日子过得热气腾腾,不让一个村民掉队。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种下希望的“种子”,小苏庄人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了。新时代新征程,期待小苏庄村越来越美,也期待“小苏庄村”越来越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