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少了,课堂更有趣了,课后活动丰富了……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以来,北辰区各学校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课堂课后齐发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结合学生兴趣爱好,充分利用好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和社团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活动为载体 提高课堂效率
北辰区各中小学校以活动为载体,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教学形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乐中学,使“双减”政策掷地有声。
在王庄小学三年级2班的数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找朋友”的游戏。头戴“相乘得12”“相乘得30”卡片的两位同学站在讲台前,等待着手拿数字的同学来找他们。讲台前的同学主动“找朋友”,讲台下的同学热心支招。课后,同学们感叹:“我口诀记得牢,朋友才找得快!”游戏活动的创新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学得快、记得牢,课堂效率显著提高。
减作业增体验 减负担提质量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双减”政策下,北辰区各学校教师着力提高作业设计科学性,将作业融于课上练习,确保孩子们的每一次练习都能产生最大的效用。
“这学期数学没有家庭作业了。”在秋季学期开学全体学生家长会上,普育学校小学部校长陈虹向全体小学生家长宣布。但这并非是知识巩固和练习环节的消失。学校在小学数学学科上推行“减负提质”举措,全体数学老师通过集体备课、整合教材、课堂精讲精练等,有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知识点的学习、巩固、强化提升全部在课堂完成。系列举措下课堂效率大幅提升,相比以往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这些时间全部被课堂练习填满,将作业无声融入课堂。“以前回家要花40多分钟写数学作业。现在放学回到家可以打会儿球,有了更多自己的时间。”6年1班学生谢佳潼说。
兴趣引领课后服务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北辰区各中小学采取“5+2”课后服务模式,即每周5天工作日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通过提供丰富的课后活动内容,让孩子们喜欢课程和校园,真正让教育“返璞归真”。
放学后的校园里,每一间教室都“别有洞天”。在苍园小学,不同年级学生进行着不同种类的航模制作,橡筋动力直升机、弹射纸飞机、橡筋动力滑翔机……据学校老师介绍,全校850人中有355人参加了航空模型制作活动,占比近42%。学校根据同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孩子们选配适合的航空模型种类。开展航空模型制作一段时间后,老师们惊奇地发现学生的动手能力明显提高了,遇到问题自主钻研的劲头蔚然成风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坐得住了,总爱谈论手机游戏的减少了,孩子也爱看科普书了。
不只苍园小学,全区各中小学校众多文体活动百花齐放,从红色教育、模型建造、科技制作、益智陶情、艺美赏析、运动健康、劳动实践等多方面展开。通过丰富的课后服务活动,引导学生们主动学习,主动锻炼,动手动脑,发现特长,规划未来,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通讯员 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