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旗仪式
书中,还附有一幅李岚清为王莘画的素描肖像,以及书法和篆刻作品,表现出深厚的艺术造诣。肖像旁的题诗为:
五星红旗迎风飘, 胜利歌声响云霄, 心潮澎湃作一曲, 歌唱祖国成国宝。
2006年11月24日,李岚清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我们不能不知道〈歌唱祖国〉的词曲作家──王莘同志》,文中写道:“有许多歌曲,你问人们是谁演唱的,不少人都能说出若干歌唱家的名字;而问是谁创作的,能答出来的人就很少了。然而,对于一首好的歌曲来说,词曲作家所起的作用是根本性的和最重要的。演唱这些歌曲的歌唱家可能成百上千,而作曲家只有一个。他们的名字应当与他们创作的歌曲一起,永存在人们的心中。这也是我要专门写《歌唱祖国》的作者──优秀的音乐家王莘同志的原因。”
这是一位前任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是艺术家的李岚清同志对王莘准确而中肯的评价,同时也为那些身居“幕后”的艺术家们说了公道话。 是的,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他们的名字将镌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艺术史册上。
每天,当晨曦初现,红日即将升起在东方时,北京天安门广场都要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如果是五一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元旦和春节,升旗仪式则比平日更隆重:由国旗护卫队38人、军乐团62人实施。他们军容威严帅气,步伐整齐划一,从天安门城楼走出,过金水桥,直抵广场的国旗旗杆基座。行进过程中,由军乐团吹奏《歌唱祖国》。
作为《歌唱祖国》的作者,王莘多次亲临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与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成了“忘年交”。 1998年10月,在王莘八十寿辰前夕,国旗护卫队召开了一次军人大会,大会只有一个议题:在王老生日那天,要送他一份特殊的礼物:把当天早晨升起的五星红旗,签上38位战士的姓名,晚上降旗后折叠起来,放置在一个精致的木盒中,并附上一纸收藏证书,连夜通过京津高速送至王老家中。在这面国旗中,寄托着战士们对《歌唱祖国》及其作者的一片深情:因为,他们的每一次升旗,都伴着《歌唱祖国》的铿锵旋律,这旋律,已融化在他们的灵魂中和血液里。而王莘亦十分珍惜这份友情。尽管此时他已身体虚弱,离不开轮椅,仍渴望着有一天,再到天安门广场,看一眼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刻。 这一天终于来了。
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