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移风易俗新理念,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天津市民政局加强部门联动,检查文明祭奠工作。8月22日“中元节”当晚8点,市民政局相关领导带队深入市内六区的主干道、城乡接合部、居民社区进行巡视检查,并慰问了服务在社区一线的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
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执法监察大队、区民政局、街道、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组成6个小分队分别深入和平区、南开区、河东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的重点区域、重点点位检查有无在路边焚烧冥币的不文明祭扫行为。
同时,市民政局下发《关于做好2021年度中元节期间殡葬行政检查工作的通知》,从注重源头治理、开展联合集中整治、倡导文明祭奠、抓牢抓好关键等四个方面明确了主要任务,并要求各区民政局要会同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发挥联合检查机制作用,合力开展好辖区内违规销售丧葬用品和焚烧纸钱执法检查工作。各区民政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的落实,连日来,民政工作人员与街道、社区社会工作者、志愿者成立小组分班次值守社区,引导市民不要焚香烧纸,用文明低碳方式缅怀亲人。
宝坻区民政局
积极做好“中元节”祭扫接待工作
“中元节”当天,宝坻区祥安寝园所有干部职工全部到岗,放弃公休日为祭扫群众做好接待服务工作。除业务室留两名业务人员外,所有员工全部外出执勤。以党员为首分成三个小组,一组在寝园门口测量体温、查验双码及出行码,同时为未佩戴口罩的群众发放口罩;一组在墓区入口对携带封建迷信用品的群众进行劝阻;一组深入墓区对违禁燃烧群众进行拦阻并督促清理。业务室内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时刻督促办理业务群众全程佩戴好口罩,业务办理结束后要及时对窗口和室内进行消毒。在墓区入口为老年群体等准备了座椅,提供了休息的场所。 截至目前,寝园约接待祭扫群众10000余人,祭扫车辆2500余辆。
西青区民政局
“三心”救助解民忧
近日,杨柳青镇一名困难群众突发心脏病急需手术但无钱救治,西青区民政系统迅速行动,启动社会救助程序,以一场救助“及时雨”解忧纾困暖民心。
收到救助信息后,杨柳青镇民政经办人员与村民政干部即刻通过电话向医院核实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治疗方案和所需费用等信息,向区民政局详实说明情况,帮助其申请急难型临时救助,实行“先行救助”,申请当天便将救助资金打到医院账户,确保顺利实施紧急搭桥手术,及时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据了解,父女二人分别为智力三级残和智力二级残,两人生活十分困难。区民政局在了解情况后将父女二人纳入低保保障范围,根据残疾等级落实分类救助政策,在核算家庭收入时分别核减500元和1000元,父女二人每月可享受救助金3000余元,有效保障了基本生活。
同时,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每月为父女二人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60元,为女儿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200元,进一步提高了生活质量。为提高困难群众抵御疾病的能力,区民政局为其缴纳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添加医疗救助标识,大大提高医疗报销比例。此外,西青区民政部门还为困难群众购买惠民保险,在遭遇意外伤害时可获得高额赔偿,如需住院,住院期间还享受每天50元的住院津贴,最长可享受90天。
近年来,西青区注重完善长效救助帮扶机制,转变“坐在屋里等申请”的工作模式,主动走下去,建立健全主动发现、走访探视等工作机制,持续、动态关注困难群众的生活状态,充分运用临时救助、转介服务等政策化解个案问题。区民政局将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特困人员等重点对象提供生活照料、环境提升等服务,持续改善困难群众生活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