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和办好事情的前提。正如马克思所言,“一个问题,只有当它被提出来时,意味着解决问题的条件已经具备。”如果在工作中漠视问题,本身就是问题,是不可能将事情办好的。任何“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或以“鸵鸟心态”回避闪躲,都会使问题积重难返,错过解决的最佳时机。反之,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发现问题就等于抓住了事物的矛盾。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抓发展的非常时期,尤其需要把问题导向贯穿始终,敢于啃硬骨头,盯住痛点、难点、堵点下苦功。
问题,需要辩证地看待,有问题,就说明有进步的空间。因此,要有“问到底”的勇气,挖出问题,才可能根治问题、把事办好。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例,我们常说“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进”无止境就是要不断解决新问题。天津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防疫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今年因供应链出现问题,生产遇到困难,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帮助解决后,又进一步发现,企业研发新产品需要相关技术扶持,于是在临床试验、申请受理等阶段提前介入,与企业合力冲关,最终实现顺利投产。无论是急企业所急,开展“个性化”精准帮扶,还是走进群众,解决操心事、烦心事,都是立足岗位“办好自己的事”,都需要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作为。
办好自己的事,重心在“办”,目标在“好”。真正以问题为导向,必然是与“结果导向”相一致的,最终是要体现在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效果上。效果取决于实干,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问题当成机遇、当成阶梯,能解决的,及时解决好;对难度大的、需要长时间努力的,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确保解决一件成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