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应当在这个季节好好顺应天气变化,调整饮食起居,通过扶助阳气,调整人体阴阳来防治疾病的发生或发展。
起居宜晚睡早起
夏季人们要顺应气候变化,应该晚睡早起。不要因为日光过于强烈,白日过长,而长时间在空调房间。过度的寒凉会有损于人体的阳气,也有损于心脏。夏天因为晚间睡眠时间相对不足,加之天气炎热,人在午后常感到精神不振、困意频频。故夏季应该养成午睡的习惯。午睡的时间无需太长,半小时左右即可。
饮食宜温凉适度
夏季人体阳气浮于外,脾胃运化功能减退,故易出现食欲不振等症状,所以饮食要注意节制。天气太过炎热,进食凉性食物如西瓜、苦瓜、黄瓜、茄子、芹菜、芦笋等,有助于清热解暑,但过度寒凉食物如冰糕、冰淇淋等冷饮,则很容易损伤脾胃之阳气,出现胃痛、腹泻等症。尤其平素体质阳虚的人更需要注意。夏季适量进食温热性的食物或药物有助于阳气,但也要适度,如进食过多牛羊肉、辣椒、桂圆等,则易导致阳气太过,化火生热。夏天的饮食应该以清淡、滋润、富有营养、易于消化为原则,做到温凉适度。
运动宜缓慢少汗
暑热伤津,所以夏季运动强度要适当降低,要多做些慢节奏的有氧运动,如游泳、散步、慢跑、太极等。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盐分,避免出汗过多,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有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最好在下午或傍晚运动。总之,夏季应把握缓慢、少汗、低温下运动的原则。
(区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