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叶先生魂归诗国的时候正是月满西楼,不禁怅然良久。叶先生已经走过了一百个春秋,我对先生不忍告别、不愿告别,而今却不得不告别了。看着天上的月,想着叶先生的身影、温暖的笑意,和那句“未经磨染是初心”,终于还是落下泪来。
那岁深秋,天津电视台的编剧李娟老师请我们几个好友看先生的纪录片。昏暗的影院里,只为数不多的几个人。当影片的标题“掬水月在手”在桨声月影里出现,就已经传递出其兼具文艺与哲学意蕴的情愫。《掬水月在手》之所以动人,大抵是因为叶先生本身便具有传奇色彩。她身上那种坚忍执着、良善厚德是电影直接呈现的一重表意维度,是影片蕴含光泽的内核。陈传兴导演用纪录片的形式表现了这一点,叶先生本人的回忆、吟诵,以及那些由叶先生的诗词课连接起来的人,用他们质朴而深情的语言去填补主人公不愿自言的精神内里,使电影直接打通了观者与主人公乃至创作者的精神壁障,统一于一种诗性的文化气质与生命内涵中。
我没有真正亲近过叶先生,可先生的一切我却总是渴望第一时间了解。2016年,天津电视台做大型读书节目“阅读大会”,我应李娟老师的邀请做嘉宾,另一位常驻嘉宾便是叶先生的弟子张静教授。之后几年的节目中,我们常在台前幕后听张老师谈叶先生,谈她的学术、她的生活、她那风云人生与高标人格。
夜晚宁静,不能眠。我一遍遍怀想《掬水月在手》。不禁感慨,这电影不仅仅是人生的记录,更是先生人格的溯源与追探。
电影可见的叙述层次有三,一者为老北京四合院结构的故事分章,叶先生的生平脉络自此展开。从“进士及第”的院落中长大,到转徙他乡,最终回到祖国,执教南开,勾勒出先生艰辛而又丰盈的人生。在这浅层叙事里,我们看到了一位知识分子物理空间上的生命轨迹。
而音乐中所暗含的叙事,却展现出更深刻的命题。音乐是这部电影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了咏叹调和吟诵风格的唱诵在“传情”上别出新声,它暗和了主人公生命的每一次重大转折,又与杜诗《秋兴八首》互为表里,将先生大爱大勇又大悲大彻的心绪呈现给观众。这是叶先生精神的艺术外化,在无声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颗永不暗淡的爱国诗心。
电影中大量空镜的使用,寺庙、飞檐、碑帖、雕刻……这些象征着传统的符号反复出现在影片中,在更为幽深的维度进行着叙事。光阴流转,沧海桑田,变中仍有恒在,“空”中才能生出“妙有”,那“恒”即为文化与精神,那“有”即是心中的热爱与坚守。镜头所凝聚之物,实为主人公气韵与精神之外化。而那一江水、一轮月影、一片树林、一场大雪,更是在虚与实的互文中,暗喻着由先生个人的诗词道路所折射出的华夏民族之求索和变迁。
影片最后,那一行雪泥鸿爪,或许与先生的诗句遥遥相和:遗音沧海如能会,便是千秋共此时。整部电影,都在强调“幸会”之意,先生、诗词、学生、观众、古人、来者,我们“心心相印”。
写到此处,已然平静些许。我知道,当我们每每念起那些叶先生反复吟咏的诗词,我们便会与先生再次相逢。
沧海遗音总相会,常念千秋共此时。
先生千古。 题图摄影: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