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天津地区活动,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已邀请8位著名专家学者分别在8所高校开讲9场讲座,备受好评。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蕾。
“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天津地区活动,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天津图书馆(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进一步普及古籍保护知识,激发天津高校学生对古籍保护事业的兴趣和热情,为天津古籍保护事业培养后备力量,为赓续中华文脉作出贡献。
前瞻性产业需要各学科人才
“古籍是我们和古人进行心灵对话的载体。”张志清对古籍充满感情,“国家图书馆现存最早的纸质文献是写于公元417年的《律藏初分》,都说‘纸寿千年’,它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我们能让它再存在一千年吗?古籍每拿出来翻阅一次,就会‘损寿’几十年。对于那些只能看不能碰、处于‘遗体保护状态’的古籍,能否为它们‘延寿’,让它们不会一碰就碎?纸张保护,是目前古籍保护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古籍保护可分为本体保护、信息保护、文化保护,就是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延长古籍的寿命,再造其生命,活化其内容,传承其思想。”张志清说。数智时代来临,他希望更多人能思考这些问题:“能不能延长古籍本体生命?能不能穷尽古籍信息?能不能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在张志清看来,所谓古籍活化,就是“挖掘、阐释、传播古籍中一切弘扬真善美、寄托民族情感、与人民的美好生活向往紧密相连、有生命力的成分,让其重新进入当代人的生活、情感、思想,成为新时代文化的一部分”。
张志清说,古籍保护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并非只有学文科的人才能投身古籍保护事业。“文学、历史、哲学、语言等人文学科,图书、档案、信息、收藏等管理学科,物理、化学、生物、材料、计算机等理工学科,修复、传拓、装裱、造纸等非遗技艺和艺术学科,都能在古籍保护学科中发挥重要作用。古籍来自历史深处,古籍保护却是前瞻性的未来产业,是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的沃土。古籍保护是留住文化、铸就文明的伟大事业,我们期待有更多人投身其中。”
近年来,古籍数字化成果丰硕,并逐渐向古籍智慧化转变。张志清透露:“国家图书馆即将上线的‘中华古籍智慧化平台’,将整合中华古籍书目总目与全国各大图书馆海量古籍图像、古籍文本数据,推动古籍的数字化进一步向智慧化转变。”
走出“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之路
王红蕾介绍,人才培养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重点工作,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已探索出培训基地、高等院校、传习所“三位一体”的古籍保护人才创新培养之路。目前全国已有30余所中高等院校开设了古籍保护相关专业,覆盖中专至博士全部学历层次。
对于希望从事古籍保护工作的人,王红蕾建议从这些方面入手提升素养:“首先,要具备活化与利用古籍的知识和能力,有意者可在古籍阅读推广、文献的文本挖掘及可视化开发、古籍展陈策划等方面多用功。其次,要有数智化知识储备。第三,要具有文化敏感性与国际视野,有一定实践能力以及学习创新的能力,能进行跨学科实验等。简而言之,古籍保护需要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能兼具古典文献学、古籍保护学、图书情报学、数字人文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自2007年启动实施。王红蕾说:“17年来,古籍保护工作者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方针,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古籍保护工作体系;实现了国家对古籍的分级管理和保护,古籍修复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古籍数字化成果丰硕;古籍保护人才增多,专业队伍不断扩大;宣传活动广泛开展,古籍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古籍逐渐走进大众生活。”
王红蕾表示,“古籍保护课程进校园”活动作为全国性活动,为古籍保护事业培养了更多新鲜血液。“我们将深入挖掘、揭示、宣传古籍文化内涵,让‘破圈’效应成为一种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