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以科技创新
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024年12月06日  郑江淮 陈英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就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包括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引导新兴产业健康有序发展,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完善支持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等。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高度重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不断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科技创新是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核心引擎

  现代化产业体系从表面上看起来是由不同产业构成的复杂体系,本质上是由不同技术体系构成的有机系统。科技水平决定产业水平,科技弱则产业弱,科技强则产业强,有什么样的技术体系就有什么样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同步甚至超前构建现代化科技体系,加快科技创新,以先进的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科技创新是产业体系向现代化演进的根本动力。人类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革命都会引发一轮产业变革,都会催生能够成为经济发展主导的新产业。无论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还是壮大发展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产业格局、技术范式、竞争态势都在发生重大演变和全面重塑。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技术交叉耦合趋势明显。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可控核聚变等突破性技术创新加速迭代,产业化加速蓄力,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无人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等新产业新赛道蓬勃发展,不断开拓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很多国家不遗余力地加强突破性技术战略性布局,拓展极地、深空、深海等新边界,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是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根本动力,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强大引领力和推动力,必须加快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型技术研发,不断提高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水平。

  科技创新是新发展阶段衍生关键使能技术与新兴主导产业的主要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在逐步深化。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及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我们逐步把握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及规律。在工业化发展初期,经济发展更多依赖机器设备。而在新型工业化阶段,更多是依赖高素质的人才和高水平的研发创新活动。激励高素质科技人才持续研发高技术专利和产品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中之重。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突破性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交叉耦合裂变,在不同行业领域广泛赋能应用,形成一大批高技术产业,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础产业。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高技术研发活动的支持,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积极赋能其他千行百业,以此作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点和主线。

  科技创新也是实体经济、人力资源、现代金融协同发展中的关键角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成要素看,科技创新是实体经济、人力资源、现代金融协同发展中的关键角色,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前奏序幕,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原动力,是激发人力资源动能、促进高质量就业的关键力量,也是现代金融深化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支持实体经济的重点领域。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国丰富的科技资源、人才资源和金融资源优势,进一步激活我国科技创新的活力,为实体经济、人力资源、现代金融协同发展注入强大的发展动能。

  科技创新更是我国在全球产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制胜法宝。抢抓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机遇是决定大国产业竞争成败的“胜负手”。近年来,面临经济全球化退潮、保护主义抬头、外部打压遏制升级的严峻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向区域化、本土化方向持续演进。面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的态势和挑战,我们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攻克更多关键核心技术,发展更多高新技术产业,构建更加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实现行稳致远。

  ●科技创新是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进一步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

  构建区域间技术互补体系。当前先进制造业技术的构成越来越复杂,技术来源越来越多地由不同地区组成,区域之间的技术互补程度不断增加,并显著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虽然目前我国整体的区域技术互补程度不断提高,但部分地区技术互补程度还不足,技术竞争程度显著高于技术互补程度,产业陷入同质化和低水平分工,亟须增强区域技术互补程度。因此必须突出有赋能作用的关键科技,强化以区域间技术互补为基础的动态创新路径。一方面,强化城市间产业协同,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跨区域合作,加强人才和技术等创新资源的共享与流动,建立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平台,优化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配置。另一方面,建立政策特别是创新政策沟通机制,共同推动区域内政策行动一致性。同时加强城市间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为构建动态创新网络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各区域应依据自身创新能力与优势产业进行合理分工,加强与其他区域进行技术合作和产业分工。其中,先发区域应充分发挥雄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优势,开展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主的研发活动,通过技术互补加快推进创新进程,提高核心技术竞争力。后发区域应依据自身发展条件,通过地区间的技术交流与人才互动,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促进本地区技术升级。

  打造以发明人才与技术多样化驱动的创新集群。集群是产业分工深化和集聚发展的高级形态,创新集群能够通过发明人才多中心集聚,催生技术多样化、交叉与各类产业耦合,裂变出新的技术和产业,尤其是突破性技术与新兴主导产业。目前我国大部分集群只是生产加工型集群,还不是研发创新型集群,关键原因就是集群创新能力不强,地区、园区、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缺乏协同创新机制,创新中心缺乏广泛、众多的发明人才多领域匹配集聚,技术多样性不充分,创新集群效应不明显。因此要打造以发明人才与技术多样化驱动的创新集群。首先,要强化研发人才供给和学科资源支持,特别是在发明人才及其相关学科等关键资源供给不充分、配置不平衡的情况下,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集中的城市优化学科布局,跨地开办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的新设专业研究机构和校区,为当地建设或融入创新集群发展提供更稳定的人才和技术要素支撑。其次,要拓展已具备相当专业化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加大对这些领域的基础研究支持,掌握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的核心科技和突破性技术,以地方知识专业化支撑不同城市分化出一系列代表性创新集群。再次,不同地区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等手段,吸引相似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门类的企业形成集聚,在与创新集群融合发展中培育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链主企业。

  推进各类科技创新中心在更多地区布局。科技创新中心是引领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目前我国科技创新中心数量偏少,且过于集中布局在极少数中心城市,这既不符合技术多样化、互补性的发展趋势,也不符合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有能力担当成为科技创新中心的现实,更满足不了今后加快产业科技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需要。因此,要加快推动塑造以技术多样化主导的多中心空间格局。在更多有一定科教资源和产业资源的区域中心城市,尤其是各个省会城市,以及先进制造业基础与技术实力较强的非省会城市,布局建设一系列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同时推动跨部门跨区域协调联动,促进各创新中心间的技术互补和资源共享。城市群层面上的区域技术互补程度较高,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在推动自身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一方面,要加快形成能有效带动经济发展的城市群增长动力源,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成渝、中原、长株潭等重要城市群,不仅要依靠自身良好的区域技术互补程度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更要通过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技术交流与人才互动,形成技术和产业“遍地开花、处处花香”的局面。另一方面,通过加强城市群内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高校之间的产学研深度合作,将城市群凝聚成技术互补集群,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

  不断提升中高端制造业比重。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是简单地保持制造业比重不变,最关键的是不断提升中高端制造业比重。中高端制造业包括高技术制造业和中高技术制造业,技术门槛高、转移难度大,已成为大国制造业竞争的焦点。发达国家中高端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一般稳定在50%以上,个别国家甚至高达60%。我国中高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近20年长期在41%-44%之间波动,有落入“中高端制造业陷阱”的危险。因此,必须以提高中高端制造业比重为目标,大力发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新一代通信技术、智能设备等高技术产业,为中高端制造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军,防范落入“中高端制造业陷阱”风险。每年滚动制定发布中高端制造业基础产品和基础创新指导目录,建立健全满足中高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标准体系。因地施策,鼓励部分先进地区将中高端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点,制定专项计划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工业设计、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数字技术应用等领域进步,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支撑中高端制造业的发展,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整体优势。

  加强基础研究夯实创新底座。基础研究创新是产业科技创新的源头和活水,虽然周期长、风险高、投入大,但知识图谱扎实,发展潜力大、产业能级高、经济爆发力强,一旦获得突破就可能成为引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纵观全球制造强国,都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先取得突破进而发展相关产业,仅靠产业科技创新而没有基础研究创新无法成为全球创新中心。因此,要加快制定实施国家基础研究中长期发展规划,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战略必争领域,实施基础研究强基行动,在若干战略领域培育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基础学科。引导有能力的企业进入基础科研领域,积极推动企业创新主体与进行基础研究的大学和科研院所融合互动、协同创新。稳步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尤其是对重点科研基础设施的投入,引导鼓励地方、企业和社会力量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构建多元化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改革基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健全保障科研人员专心科研制度,探索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长周期资助模式,让基础科研人员安心坐“冷板凳”,以“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潜心科研、勇闯无人区,力争取得更多“从0到1”的突破。要特别重视交叉基础学科专业及课程的设置,培育更多交叉学科人才。

  加快高校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在创新发展阶段,高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能够诞生原创性、颠覆性科技成果。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世界一流大学数量与经济规模严重不匹配,难以支撑更多创新中心城市的建设。因此,要加大对高校建设的投入,支持目前国内更多的双一流高校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围绕大学创新的需求,尤其是重点基础研究学科,加强对创新基础设施及科研活动的资助。同时创新高校投入机制,引导更多资源尤其是大企业资源进入高校。鼓励一流高校在教育资源较少且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建立分校。选择部分地区试点,探索校企、校校联合建设新型研究生院,提高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比重。鼓励更多一流高校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

  【作者分别为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副院长,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2&ZD093)创新链产业链耦合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