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养老发展成果发布 三补贴十服务 打造“津牌养老” 2024年10月27日  韩雯

  本报讯(记者 韩雯)天津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哪些养老服务?哪些老年人可以享受补贴?日前,天津养老发展成果在“2024天津(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暨渤海银行·2024京津冀都市重阳博览会”上发布。聚焦居家老年人“急难愁盼”,天津已构建“三补贴十服务”分层、梯次供给模式,努力让340万津城老年人更健康、幸福、快乐享老。

  老年人福利“三补贴”,是指高龄津贴、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和护理补贴。

  兜底式养老服务补贴,聚焦经济困难的65岁以上低保、低保边缘户和优抚对象,对失能等级达中、重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给予现金补贴。

  基础式养老护理补贴,聚焦身体失能的65岁以上低保、低保边缘户和优抚对象,对应中、重和完全失能等级,给予现金补贴。

  以上两项补贴,全市受益老年人3.12万。

  普惠式高龄津贴,着眼增强老年人福祉,区分年龄段给予现金补贴。全市高龄津贴受益老年人37.9万。

  居家养老“十服务”,主要是聚焦老年人原居养老服务需求,打造“三边”(身边、家边、床边)“四不离”(不离家、不离亲、不离熟悉的环境、不离熟悉的朋友)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社区嵌入式服务方面,将嵌入式养老作为“津牌养老”服务品牌的“金钥匙”和特大城市养老服务的“金科玉律”。通过整合资源,建设具有养老机构资质的综合型、小型化、连锁式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全市建成180家街镇级综合体,街镇覆盖率超过70%。

  拓展照料中心服务方面,在社区(村)层面,稳步推进社区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建设,积极推进社会化运营和社会力量兴办照料中心改革,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助餐、助医、助浴等“六助”服务。全市现有照料中心1338家,社会化运营568家,社会力量兴办60家。

  开展困难老年人集中照护服务方面,将低保家庭中的重度失能老年人纳入基本保障范围,实现“供养一人、解困一家”。

  创新家庭养老床位服务方面,滨海新区、河西区、河东区等6个区开展试点,新建床位3379张,将专业化机构养老服务“搬”进了失能老年人家中。

  引入长期照护服务方面,市民政局会同市医保局将长期护理保险纳入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全市370家养老服务机构(养老机构314家、照料中心56家)成为定点机构,占比79%。近3年来,为2.6万重度失能老年人服务1340万人次。

  推广适老化改造服务方面,发布《配置推荐清单》《改造机构名录》,聚焦“三类九种”困难老年群体,按照户均35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今年,我市加力支持“双新”工作,将电动轮椅等6类适老商品纳入消费品以旧换新目录,按照销售价格15%的比例给予补贴,单件最高补贴2000元。

  落地老年人助餐服务方面,将助餐服务纳入20项民心工程,按照“全人群服务、全市场运营、多模式共存”的运营模式,着力打造“老人家食堂”服务品牌,全市已开设1874家,实现城镇社区全覆盖。截至目前,享受助餐补贴的老年人约510万人次,发放助餐补贴2550万余元。

  赋能失能家庭照护服务方面,以缓解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压力为目标,采取“一对一入户”等形式,连续3年委托40余家社会组织,开展家庭照护者培训,受益家庭超4300户。

  推进探访关爱服务方面,建立市、区两级探访关爱工作机制,发挥“社区网格员”等10类探访工作队伍作用,推进“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助餐送餐+”“志愿服务+”等5类探访关爱模式落地,通过定期上门入户,实现“救急难”不出社区。目前,已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建档14万户,月探访率达到100%。

  (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激活助老志愿服务方面,发挥天津全国社区志愿服务发祥地底蕴优势,将“寸草心”“手足情”助老志愿行动作为“银龄行动”和“青年志愿服务”主品牌,全市3719个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行动,487所大中小学与465家养老服务机构结对,累计开展活动1.6万余次,受益老年人50万人次。

  在发布天津养老发展成果时,市民政局二级巡视员陈才表示,今后,天津民政将深化养老服务体系改革。一是进一步优化“智能+养老”,依托市级养老服务平台,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需求与供给相对接、设施与服务相配套的智能服务网络。二是进一步优化“嵌入+养老”,持续强化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按照“以场地换服务、规模换市场、补贴撬活力、竞争求质量”的思路,加快培育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三是进一步优化“开门+养老”,加大开门干民政力度,搭平台、拓市场、引资源,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更优社会资本、更广大的社会群体,与天津民政携手,积极参与“津牌养老”服务品牌建设。

  “我们发展‘津牌养老’的目标是金牌品质,津津有味,健康幸福,快乐养老!” 陈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