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厅
我市发布两个《实施方案》巩固在合成生物、医药外包服务领域的领先优势,到2026年——
合成生物:形成若干国际影响力创新成果
医药外包服务: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2024年10月18日  胡萌伟

  本报讯(记者 胡萌伟)《天津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天津市加快推动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实施方案》已于9月公开发布。昨天,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进生物制造产业和医药外包服务行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两个《实施方案》的相关情况。

  生物医药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天津“制造业立市”战略部署的重要发展方向和重点支持产业。天津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其中,合成生物和医药外包服务是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的两个领域。

  在合成生物领域,我市建立了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工业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为节点,合成生物学海河实验室、天津市生物制造创新中心等市级平台为补充的生物制造创新网络,打造了从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到工程转化的生物制造科技创新体系,涌现出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人工从头合成。

  在医药外包服务领域,我市拥有一批排名全国前列、具备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到2023年,生物医药、中医药产业链规上服务业企业共有52家。通过多年引育发展,凯莱英、汉康等发源于天津本地的医药外包企业已成功向全国乃至国际化发展,同时,药明康德、康龙化成、斯芬克司等国内知名医药外包企业也都在天津落地建设重点研发生产基地,我市已成为北方地区医药外包服务领域重镇之一。

  市科技局局长朱玉兵介绍,为进一步巩固我市在合成生物、医药外包服务领域的领先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市科技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和单位,深入重点区和重点企业调研,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广泛征集重点企业、高校院所、服务机构等意见建议,编制了《天津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天津市加快推动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实施方案》,今年9月6日,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

  《天津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提出到2026年,形成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成生物领域创新成果,布局一批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生物制造产业化项目,并从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增强、产业化效益持续显现、产业生态持续完善3个方面明确了具体目标。第二部分为重点任务,从构筑生物制造创新策源体系、持续支持基础和应用研究攻关、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多层次培育壮大产业主体、打造标志性产业集聚区、探索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构建高水平产业人才梯队、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加强金融投资服务体系建设9个方面提出具体任务举措。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提出建立统筹协调机制、组建产业高端智库、加大资金保障3项措施。

  在《天津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推动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方面:一是聚焦推动成果产业化。过去几年,我市在创新端取得了很多标志性的成果。此次政策的出台,希望在巩固好创新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产业化项目落地。围绕“研发—转化—产业化”这一中心任务,构建生物制造领域知识产权、技术熟化、创业辅导、创业孵化全周期服务体系。二是聚焦推动产品市场准入。目前,生物制造相关产品国家审批时限和产品准入周期比较长,不利于生物制造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市已获批建设“京津冀食品营养健康与安全创新平台”等两个国家级平台,希望借助此次政策的出台实施,支持两个平台在津设立分类备案、审评审批、生产销售示范区。三是聚焦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目前,合成生物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标准方法建立难、取证鉴定难、鉴定机构匮乏、维权成本高等痛点。为更好探索合成生物产业司法保护新模式,此次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建立本领域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服务机制。

  《天津市加快推动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总体要求,强调发展全链条全流程的科技服务体系,优化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生态,强化平台、技术、人才、金融等全要素支持。到2026年,全面提升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能级,医药外包服务行业整体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第二部分为重点任务,围绕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需求,从支持研发创新、加强对接服务、鼓励临床试验、加快引育项目、推进集聚发展、强化人才保障、加强金融投资等多维度出发,统筹创新平台、上下游企业、医疗机构、主题园区等各个层面,提出7条重点任务。第三部分为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强化统筹协调、加强政策支持、争取国家资源3个方面。

  在《天津市加快推动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从三个方面突出支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一是进一步满足医药外包服务行业临床试验需求。为充分调动医疗机构和医生开展临床试验的积极性,首次提出了鼓励我市医疗机构建设研究型病房,并且研究型病房不纳入医疗机构床位数管理。二是进一步鼓励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创新发展。政策聚焦创新策源对医药外包服务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提出充分发挥国家级和市级创新平台作用,鼓励重点企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向产品转化。三是进一步推进医药外包服务行业集聚发展。政策突出了“以商招商、以企引企”,提出围绕经开区、高新区等重点区域,打造专业化主题园区。引聚凯莱英、海河生物等龙头企业的上下游客户企业在津投资落地,不断加大医药外包服务产业聚集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