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学科建设开山之作《非遗学原理》出版 为非遗学立言立论 2024年10月16日  本报记者 仇宇浩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事业领军人物、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冯骥才,近日在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他关于非遗学元理论探索的首部著作《非遗学原理》。该书不仅是冯骥才二十多年非遗保护思考与实践的结晶,更是中国非遗学科建设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

  2021年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落户天津大学,3年来,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从非遗学理论的原点出发,在非遗学理论建构、教研方法建设、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不断探索。冯骥才说:“我们依照非遗学教研特有的性质、方式和方法,建立了一整套教学规划、方法、机制,并组建了相应的科研与教师团队。经过全体教研人员的努力,我们的新学科正在一步一步走向成熟。”

  《非遗学原理》正是对非遗学元理论探索的重磅成果。书中收录了冯骥才为非遗学立论与立言的理论文章,从元理论层面勾勒出非遗学独特的学科样貌,为这一新学科的研究、实践方法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原则,为非遗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也为全世界的非遗事业提供了宝贵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何为立言与立论?冯骥才说:“非遗是我对中华文化的关切点;为它立言立论,也是我必须承担的一种使命。立言是阐发学科的重要性、独立性和必不可少,呼吁更多学人的关切和加入;立论则是要阐明学科的使命、立场、特征、核心内容与内在逻辑,树立起它的框架。”

  在冯骥才看来,非遗学不同于民俗学、民艺学、民间文化等相关学科,“民俗学注重民俗事象的过去,非遗学注重非遗活生生的现在;民俗学的工作是总结历史与描述现在,而非遗学则要通过对现存的非遗的研究,来探索它们通往明天的合理的道路……不是所有的民间文化都是非遗。非遗是其中历史文化的代表作,是当代遴选与认定的必须传承的文化经典。”

  作为新兴学科的非遗学,冯骥才认为,须面对两项巨大的工作:一是一切都从头开始。从每一个专用名词的确立、每一个概念标准的阐释,每一项学术内容的确定,直到整体的知识体系和理论体系的搭建。这项工作全是由无到有,十分庞大。二是中华民族的非遗体量、规模、复杂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由于非遗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每一项非遗都自具特色,对其传承和保护的方式也必然千差万别,极其繁复。同时,作为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非遗还需要系统化、档案化和整体的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更需要非遗学提供学理。

  非遗学的立场是遗产,核心工作是立档、保护、传承,关注点是地域性、审美个性、传承人、技艺、活态……冯骥才在书中阐释了非遗的地域代表性、美学价值等关键命题,对非遗的视觉调查记录方法、非遗博物馆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思索与论述,也对非遗学的学术空白、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论述。

  我国的非遗规模宏大,列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项目10万余项;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首位。依托于我国极为丰富庞大的非遗资源,非遗学具有明显的中国和东方特色。非遗是一个全球性的命题,非遗保护也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非遗学原理》代表了中国在非遗保护领域的智慧和努力,也展现了中国对非遗保护的深刻理解和坚定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