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食检院实验室人员进行样品制备。 本版照片均由市食检院提供
市食检院工作人员到超市抽检蔬菜。
市食检院实验室人员进行前处理实验。
近日,媒体曝光个别商家为使枸杞色泽鲜亮“卖相好”,违规使用工业硫磺和焦亚硫酸钠处理枸杞,致使枸杞二氧化硫含量严重超标。商家的无良行为,让以种植枸杞养家的农民忧心忡忡,更让“保温杯里泡枸杞”的广大网友慌了神,食品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
食品安全,历来都是民生关注的重点,也是社会治理的难点。如何有效预防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行为,成为一项紧迫任务。
技术支撑市场监管
一支默默守护“舌尖安全”的队伍
津南区咸水沽镇智惠新仓购超市,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市食检院)的抽样人员正在进行农产品抽检。
“依据《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食品安全抽样检验工作规范》《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我们随机抽取了青椒、茄子、黄瓜3种样品,正在对检验样品和复检备份样品进行封样,一会儿还需要监管人员和超市人员签字确认。我们必须确保整个抽样过程严谨规范,还会根据样品特性和检验目的进行合理贮存、运输,将抽取样品送回院里进行检测……”市食检院抽样员卢玉桥对记者介绍他们的这次操作。
长期以来,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一直是老百姓关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蔬菜也是市食检院重点检测的对象。“在检测环节,实验室人员严格依据《全国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实施细则》指定的检测方法,对样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检验项目涵盖有机磷、有机氯、烟碱、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20余项,最终精确地对样品中的微量农药残留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市食检院抽样员裴国荣说。
案例1
捕捉“食品舆情” 向公众还原真相
雪糕、冰淇淋是很多人的钟爱,因为是冷冻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容易被忽略。前不久,网络平台上出现雪糕被“便便”污染的视频,让消费者心里打鼓,今后还能吃雪糕吗?经营冷饮的个体商家则担心自己的生意受到影响。
事情的真相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部分省市市场监管部门1月—7月公布的11批次冷冻饮品不合格信息,其中大肠菌群不合格7批次。某媒体偷换概念、以偏概全,用这份报告中不合格样品的个别数据指代冷冻饮品整体情况,炒作一半以上的冷冻饮品检出大肠菌群不合格,发布消息《雪糕、冰棍抽检报告:一半检出“便便”污染,反复冻融风险高》。消息刊发后,一些自媒体为了流量不核实消息真伪疯狂转发,形成舆情事件。
及时检测是对民众疑问的最好回应。
“我们在捕捉到该舆情信息后,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对近三年全国四级抽检和本单位中同食品大类、同品牌的情况进行信息核对、数据梳理,深入研究分析研判撰写报告并逐级上报,为监管决策提供技术支撑。”市食检院冷冻饮品牵头负责人韩晓说。
“我们还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了《祥说莹论丨食品中的大肠菌群》,分别从什么是大肠菌群、食品中的大肠菌群从哪里来两方面进行科普宣传,既是让科学跑赢谣言,同时又提高公众对食品安全的认知水平和防范食品安全风险的能力,增强公众对监管部门及生产者的信任。”市食检院生物安全分析部博士任瑞娟从她的专业视角介绍,“雪糕中大肠菌群不合格一般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生产线污染,出厂就不合格。雪糕本身营养丰富,水分含量高,这无疑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倘若在生产过程中灭菌工作做得不彻底,仓储和运输环节出现不当操作,都有可能让雪糕被污染,从而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另一个是冷链运输或终端的温度失效,细菌繁殖,比如一些超市和小卖部为了节约电费,晚上关门后会将店里的电给关掉,这样冰柜冰箱没电了,雪糕就会融化,细菌就会滋生。”
据今年5月7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2024年第一季度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显示,雪糕所属的冷冻饮品的样品抽检数量/批次为1022,不合格样品数量/批次为8,样品不合格率为0.78%;相较此前4月29日发布的《关于2023年市场监管部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的通告》,2023年中对冷冻饮品样品抽检数量/批次为31404,不合格样品数量/批次为316,样品不合格率为1.01%,可以发现,2024年第一季度的冷冻饮品不合格率是有所下降的。
“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在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质效,保证食品抽检工作质量,确保抽样检验数据真实可靠的同时;充分发挥市食检院牵头机构对食品安全谣言快速破解的优势,积极科普食品安全知识,维护群众正常生活。”韩晓说。
案例2
推广食安封签 食品安全有保障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对外卖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据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5.45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2338万人,占网民整体的49.9%。
餐饮外卖行业蓬勃发展,相关问题也日益突出。近日央视新闻曝光一批借用他人营业执照、用虚假地址和照片营业的“幽灵外卖”,引发公众关注。从一些餐饮外卖食品安全事件中不难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卫生、异物及经营管理等方面。
市食检院餐饮食品牵头负责人黄琳琳说,为进一步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监管,市食检院作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餐饮食品抽检监测牵头单位,通过平台调研、线上线下同时抽样、核实线上证照信息等发现问题,为制定餐饮食品全国抽检监测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在餐饮外卖线上抽检过程中,食安封签的使用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食安封签是为了防止网络订餐食品外包装在配送过程中遭人为或意外破坏、启封所使用的一次性封口包装件。食安封签的使用,便于消费者识别配送过程外卖包装是否开启,在保障食品安全、避免外卖纠纷等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黄琳琳介绍说。
案例3
把关“老字号” 百姓吃着更放心
“老字号”是经过几代经营者苦心经营打造的品牌,天津百姓对“老字号”有感情,信任“老字号”,愿意消费“老字号”产品,特别是食品类“老字号”,譬如海河牛奶、皮糖张皮糖、迎宾火腿等。
天津皮糖张,一家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他们生产的皮糖是天津人从小吃到大的零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的记忆。“我们小时候,皮糖张可是个奢侈品,只有赶上过节,家里的大人才会买给孩子们吃。”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张小花笑着说。
“虽然我们拥有独特的传统产品和技艺,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市场中,单一的传统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为此,我们研发出多种具有功能性的皮糖。”皮糖张的新一代继承人张琦表示,他们为了更好满足群众品质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在传承祖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推进老字号提档升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然而,新产品的开发并不是一蹴而就。“我们在研发新产品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一直以来都是市食检院给予我们专家、技术、政策、资源等各方面的支持,我们才能顺利实现技术与管理的创新、产品与服务的优化,进而更好地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历史走向未来。”张琦说,“前不久,市食检院还主动给我们联系到南开大学化学分析实验室,帮我们解决了困扰已久的新产品配方检测分析问题。”
“皮糖张是我们市食检院20多年的‘老朋友’了,为企业提供检验检测服务只是最基础的职能,帮助企业尤其是‘老字号’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是我们的另一重要使命。只有守住‘老字号’,让‘老字号’成为‘常青号’,我们才能更好地在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上善作善成。”市食检院食品安全技术专家李建珍如是说。
“为更好地服务天津市食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我们依托国家和天津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集聚天津科技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等多家高校院所和技术机构的优势资源,为企业提供‘一条龙’综合性服务;积极收集国家及天津市政府部门有关食品企业政策信息,利用现场咨询、线上线下培训、专家技术团队‘点对点’、电话微信等服务方式,及时给企业提供政策宣传、解读服务;开辟中小企业送检‘绿色通道’,鼓励企业提前预约,做到随约随检,缩短送检周期;出台中小企业专项收费减免政策,免费提供生产技术、管理咨询、培训服务、知识产权、标准制定等服务。”市食检院院长范楷杰说。
社会监督加强共治
发挥“吹哨人”作用
食品安全涉及千家万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共同治理。发挥群众监督、媒体监督作用,与行政监管等一道形成守护食品安全的合力,让食品安全防线更牢固。
在群众监督中,内部举报人也称“吹哨人”,其作用尤为突出。“吹哨人”制度是一种社会监督机制,初衷在于鼓励内部知情员工勇于揭发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在安全生产、市场监督等领域已经得到有效应用。相对于普通群众、媒体等社会监督力量,企业内部人员由于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参与者、见证者、目击者,更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也具有取证等独特优势。
就食品安全领域而言,其涵盖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多个环节,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食品工业链条越来越长。在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问题更趋复杂化、隐蔽化的背景下,传统的群众监督与行政监管模式面临新的挑战。要想弥补传统监管短板,引入“吹哨人”制度无疑是重要选项。在食品企业的生产车间、餐馆后厨等“闲人免进”的“隐秘角落”里,企业有没有非法使用回收食品作为食品原料,有没有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企业内部人员显然更熟悉内情。
内部举报人除了包括食品企业的内部人员及知情人外,还包括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的内部人员及知情人。这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可谓与时俱进。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包括外卖平台在内的第三方平台在食品交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在入驻商家资质审核、消费者投诉受理方面也容易掌握商家的经营情况。与此同时,广大外卖配送员因为工作需要,相对于普通消费者也更为了解餐饮企业的真实卫生水平。此前,多地已经鼓励外卖配送员通过“随手拍”等方式进行食品安全监督。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来自内部人员的举报。2019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和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发布,其中提到要建立“吹哨人”制度,对举报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的有功人员予以重奖和严格保护。
《公告》特别强调,“加强对内部举报人个人信息的保护”,确保隐私安全无虞;同时,企业如果以解除、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其他方式打击报复,将严肃追究企业的法律责任。这些措施能有效减轻内部员工的后顾之忧,为“吹哨人”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护屏障。
随着食品安全领域“吹哨人”制度的坚实落地,接下来,市场监管部门要畅通举报渠道,优化举报处理流程,对反馈来的举报线索积极响应,优化各方协作互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督,形成食品安全领域社会共治的新格局,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
司法部门发挥职能作用
贩卖注水牛肉 判刑十五年
家住和平区的王女士在某牛羊肉店购买了牛肉回家后却发现肉质不太对劲,她怀疑买到了注水牛肉,于是报了案。
经检测,王女士购买的牛肉确为注水牛肉,且其中含有苯甲酸及其钠盐,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属于不合格食品。公安机关随即进行立案侦查,经过初步侦查,发现该牛肉由天津某食品公司售卖,由河北省某市的某屠宰场屠宰销售。公安机关成立专案小组前往河北省某市,将屠宰场的赵某某等人抓获,并现场扣押了作案工具以及部分已经注水的牛肉。最终,和平区人民检察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将赵某某及天津市某食品公司的负责人钱某某等5人起诉到和平区人民法院。庭审中,钱某某提出了异议。
“我并不知道注水肉里添加了防腐剂”,面对公诉人的提问,钱某某还否认犯罪行为。但根据赵某某等人的证词,钱某某一开始就知道注水肉里添加了防腐剂,且他去某屠宰场参观过,专门要求便宜肉、注水肉。
最终,法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依法判处负责生产的被告人赵某某有期徒刑十五年,负责销售的被告人钱某某有期徒刑十五年,负责屠宰操作的被告人王某某有期徒刑七年,负责运输的被告人孙某某有期徒刑七年,予以帮助犯罪的被告人徐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四千元到二百九十八万元不等。
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依法严惩危害食用农产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意在充分履行司法机关的审判职能、法律监督职能,依法严惩危害食用农产品安全犯罪,推动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
一直关注食品安全和相关司法案件的东方律师事务所律师常嘉豪说,在现有《刑法》《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近年来,“两高”通过颁布涉及食品安全类司法解释、不定期公布支撑食品消费维权或严惩食品犯罪典型案例,都是在发挥司法部门对食品安全的保障作用,此外,除了严惩食品犯罪,以案释法,形成全社会共防共治的食品安全保障氛围外,司法部门还可以通过司法建议、公益诉讼等形式,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发挥司法能动性、抓前段、治未病,对食品安全问题治标也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