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举最美“夕阳红”,如何托举?在今年我市20项民心工程任务清单中,提出打造全生态、专业化的机构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10个;建设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养老院)10家。那么,什么是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养老院)究竟是什么样的?在日前我市开展的2024年20项民心工程“主题探访日”活动中,托举最美“夕阳红”的新模式、新服务揭开面纱。
在东丽区金桥街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工作人员通过一面墙的巨型屏幕,正在与枫愉园社区的独居老人郭大爷进行视频连线,询问老人一周来的身体状况。
据了解,金桥街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是今年4月份投入使用的,不仅收住老年人,还将服务辐射到辖区上万名老年人。
今年75岁的张慧云老人,已经入住金桥街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一个多月了。坐在床上,老人手里拿着纸巾盒大小的智能视频呼叫器,由于找不到衣服,她按下了按钮。护理人员马上来到她的身边,解决了她的问题。张慧云老人说,智能视频呼叫器就像一根线,将她和护理人员紧紧联系在一起,有问题,按下按钮,护理人员立马出现在眼前。
金桥街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还为社区老年人打造了智慧接待、智慧监护、智慧安防等10个场景。工作人员杨晶晶说:“我们的智慧居家上门服务,包括智慧医疗包,可以送到老年人家里,实时监测老年人的血压、血糖、血氧等。智慧监护设置了毫米波的防跌倒雷达,通过毫米波散射的方式监测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在房间内部的情况,一旦有跌倒情况发生,后台会报警,方便我们快速作出反应。”
走进东丽区金桥街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时光记忆车站里摆设的老物件、老照片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过去。作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的一部分,护理人员孙秀馨说:“每当老人情绪激动时,我们就会将他们带到这里。这些摆设可以让老人‘穿越’到年轻的时候,唤醒他们心底最温暖的回忆。当记忆回到过去,老人的心就会静下来,情绪也就稳定下来了。”
除了时光记忆车站,认知障碍照护专区还设置了活动区、康复区、住养区等区域,依据测评结果和老年人实际情况制定照料护理计划,为认知障碍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康复训练等服务,锻炼认知障碍老年人的动手能力、语言能力、感官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减缓认知衰退。
摆设用心,照护精心,在东丽区金钟街养老服务综合体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同样能看到护理人员在用快乐帮助老人对抗遗忘。
“老年人是认知障碍的高发人群。近几年我们一直在做老年人认知障碍的筛查,筛查中发现5个老年人里面就有1个人患有认知障碍。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会出现记忆力、理解力、执行力、判断力等功能下降,比如,记不住家庭住址、无法准确判断物品位置,严重的可发展为老年痴呆,丧失生活能力。为了帮助老年人延缓认知功能退化,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我们决定打造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的照护压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庞雨生说,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是在原有服务基础上进行深化和细化,依托养老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康复服务,“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的康复服务是一种非药物疗法,通过营造老年人熟悉、感兴趣的场景,激活老年人的视觉、听觉、思维、行为等。”
据介绍,老年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不仅为生活在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服务,也为周边社区居家老年人服务。收到老年人的申请后,工作人员首先对老年人进行能力评估和认知障碍筛查,如果发现有认知障碍倾向就需要进行早期干预;如果已经确定为认知障碍,需要制定照护计划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延缓认知障碍加深。
从2022年开始,我市大力推动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截至目前,共建成街镇级养老服务综合体180个。“养老服务综合体向‘智慧化’迈进,是我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实举措,也是对传统养老模式的突破。”庞雨生说,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一直处于持续加深的趋势,截至2023年底,我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340万,占全市常住人口总数的24.9%。加快推进智慧养老建设,能够让养老服务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一是智能设备会根据老年人身体状况自动生成照护方案,给护理人员精细指引;二是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是实时监测的,出现突发健康状况会及时报警,及时处理;三是开通家属端,家属也可以实时看到入住老人的活动轨迹。
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怎么建?庞雨生介绍,市民政局已制定了《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指引》,其中共列举了智慧安防、智慧监护、智慧照护、智慧评估、智慧健康管理等10个应用场景,旨在构建一个集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于一体的智慧养老服务综合体,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我们综合分析了各区老年人口分布、养老设施状况、养老服务市场化程度等因素,确定在滨海新区、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建设10个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今年下半年又在西青区、武清区各增加了1个智慧化养老服务综合体点位。从现在的点位分布来看,中心城区和涉农区各占一半。先行先试,再逐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