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南开区首届中医药文化节系列活动“传播中医文化精髓,体验主动健康生活”中医药健康夜市在长虹公园开幕。
本报记者 王倩 摄
本报讯(记者 廖晨霞)日前从南开区获悉,该区成功申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围绕中医药技术层次化、人才多元化、服务协同化和管理系统化4个方面,开展包括“薪火相传”“杏林春暖”“橘井泉香”“大医精诚”等在内的津沽中医特色“十项行动”。
南开区推动中医药管理系统化,提高中医药管理效能。在全市率先完成区中医药管理局挂牌,成立区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形成“1+1”双支撑模式。2024年,中医药事业迈向了新征程。
推动中医药技术层次化,深化中医药技术传承。与天津中医药大学合作实施“主动健康”工程,截至9月20日,已完成3万余例数据采集和健康指导工作。目前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分别能够规范开展6类10项和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推动中医药人才多元化,扩大中医药人才优势。完善“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系统多元师承教育体系,开办南开区师承教育传承班、首届京津冀刘敏如国医大师学术传承班,建设张伯礼、刘敏如国医大师工作室,陈宝贵全国名中医工作室,张智龙天津市名中医工作室等。截至目前,新建成21个名中医工作室,开办传承班培训、中医名家讲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中医药管理培训等40余场。目前,区属医疗机构共有中医医师452名,占全区执业医师总数的42.4%;中药师74人,占药学人员总数的37.9%,中医药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推动中医药服务协同化,优化中医药服务模式。持续强化内分泌科国家级重点专科,以及糖尿病科、脑病科、心病科、肺病科、治未病科5个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建成天津市治未病分中心和康复分中心,成功申报国家儿童青少年肥胖中医药干预试点项目。基层医疗机构共加入19个市级中医专科联盟,建立30余个医联体,引进7个专家团队,推动中医药技术指导、双向转诊、人才培养等。截至6月,中医药诊疗达85.69万人次。
推动中医药文化长效化,打造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在长虹公园举办南开区首届中医药文化节,现场累计发放4000余份宣传材料,咨询、义诊群众近4000人次。开展“第九届中医药文化健康惠民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宣传、2024年“中医药文化服务月”等一系列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