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追踪 从小楼春秋开启时空之旅
助力天津文化名片焕发新生(图)
2024年10月08日  本报记者 张洁

  由天津市委宣传部和海河传媒中心共同摄制,海河传媒中心李家森工作室承制的百集人文历史纪录片《小楼春秋》,自去年4月开播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小楼春秋》以每集8分钟的时长,通过100幢小楼的故事,展现天津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在近日于津举行的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和主创人员们一起,围绕纪录片从文化历史传承、建筑风貌保护、打造城市名片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为纪录片拍摄提供新模式 

  引领8分钟短纪录片潮流

  一百栋小洋楼,不仅展现了天津现存历史风貌建筑中的翘楚,也展开了上世纪初叶天津独特的历史画卷。《小楼春秋》项目于2015年启动策划,摄制组经过大量实地调研,于2016年正式开机,前后历时7年完成拍摄。总导演李家森介绍,作品从天津上千座独具特色的历史风貌建筑中,最终筛选出一百幢小楼制作成片,把这100座深挖细耕。

  与以往纪录片长篇论述的方式不同,《小楼春秋》每集8分钟,以短小而精悍的形式,将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历史性的故事呈现给了观众。导演李家森表示,《小楼春秋》是一部达到了现象级的作品,它在短时间内成功吸引了年轻观众,在碎片化的现代生活中,短视频式的纪录片成为主流,他说:“每集8分钟的《小楼春秋》,作品通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不仅吸引了年轻人,也受到了老年人的喜爱。它也为纪录片的拍摄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今年的纪录片《老字号共潮生》也采取了8分钟的形式。这些作品的成功在于用心坚持和与时俱进,经过拍摄和专家反复审核,最终达到了老少皆宜的效果。”

  除了时长外,《小楼春秋》百集制作也是少见的,《小楼春秋》分为一、二季,第一季45集,创作在2018年完成,第二季为55集,一共100集。主创团队与市档案馆合作,并在罗澍伟、张利民、尚克强等多位历史文化专家的支持下,查阅、拍摄了上千份历史档案原件,阅读了大量文史资料,以及《大公报》《益世报》等旧报刊,力求还原历史细节,书写历史故事。

  该片总顾问、文史专家罗澍伟表示:《小楼春秋》没有采取一般纪录片的时长,而是从几百个小时的镜头中遴选出一个个短短的“8分钟”,细数并盘点“小洋楼”的记忆与承载。“既让观众看到了时光的流变,又体味到了时代的开合变化,让文物、建筑遗产和历史一起活起来,深刻独到,精致流畅,真正做到了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历史性于一身。这一切,无不是团队成员们刻苦钻研、深入考证和无数智慧的结晶;他们非常明了,对未来的真正慷慨,就是把一切奉献给现在。”

  另外,罗澍伟表示,在内容上《小楼春秋》涵盖了一百多年来天津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社会,用流年影像记录下千回百折的历史过往;用建筑之美与专家侃侃而谈的交叉进行时,拍摄出时光流转中无数铭心刻骨的都市承载。观赏百集《小楼春秋》,洞察世事,明白过往;引导人们重返时间的河流,聆听小洋楼的故事,欣赏小洋楼的雅致,让观众得到历史与美的双重别样享受,也让“小洋楼”恢复了完整的生命。增一分阅历,长一分智识,别开生面,雅致脱俗。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增强了对乡梓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利民认为,《小楼春秋》纪录片的拍摄时间长,不仅仅是拍摄一部作品,更是一个文化工程。他表示,“对天津这座城市来讲,人们一直在探讨什么是天津文化,就是所谓津派文化是怎么形成的,怎么发展的,这部作品的拍摄,对这个话题的探讨应该是一个助力。”

  文化遗产保护合理利用新思考

  让砖瓦中的故事被看到被听到

  建筑与故事并重的全新立体视角,是《小楼春秋》的一大特色。《小楼春秋》的主创还拜访了一栋栋建筑昔日的所有者和居住者的后裔,记录大量口述历史资料。情景再现、后人口述、专家讲解与资料互相佐证,互相支撑。摄制组还奔赴香港、上海、沈阳、唐山等地拍摄、采访。

  制片人王言玲表示,在制作过程中始终追求画面的精美和细节的完美。每一个画面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打磨,力求在观众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现场拍摄时,通过运用自如的技巧和经验,确保每个镜头都能准确捕捉到所需的画面。

  李家森对编导团队的辛勤工作和敬业精神表示高度赞赏,他强调了在制作过程中与专家紧密沟通的重要性,并特别提到团队在恶劣天气下仍坚持现场拍摄的专业态度。尽管面临种种挑战,编导们始终无怨无悔,展现了极高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编导王至扬、陈晓、胡炳垠、霍五月等表示,拍摄《小楼春秋》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经历,虽然拍摄过程很艰难,但收获了历练和成长,“刚开始面对这么多楼的时候,我们很茫然,但听到专家老师讲述背后的故事后,又豁然开朗。我们的团队非常团结,大家协同创作,每次开会审片都是集体的创作过程。未来将为观众带来更多优质的作品。”

  航拍、延时、摇臂、轨道、稳定器,主创团队综合运用多种拍摄手段,力图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每一栋建筑的独特形象。主创团队不仅与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中心联动,查阅大量百年前的建筑图纸,更将对于西方建筑风格有着深入研究的建筑专家请到一栋栋楼宇之中,详细讲述每一栋小楼的建筑特点。印证了天津城市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会”的含金量与博大精深,使“小洋楼”的光芒得以重新绽放。

  王言玲说:“拍摄中我们会抓住这座楼的特点,比如过火砖的建筑材料、复折式屋顶、古典的柱式、类似轮船舷窗式样的窗户、屋顶的瓦片等,希望通过这种细节的讲述,让观众对建筑有更亲近的了解和感知,如同自己置身于建筑里,有一种体验感,从而产生一种想更多了解它的冲动,这就是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了解小洋楼、走近小洋楼、爱上小洋楼。”

  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中心科长、高级工程师李琦琳表示,“历史文化名城天津,一幢幢精美的历史风貌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往事云烟,镌刻着历史年轮。可是,建筑本体不会发声,它的诉说需要媒介。《小楼春秋》以建筑为切入点,用高度凝缩的津门故事,展现了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充满浓浓的文化自信。”

  在纪录片中,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张威作为嘉宾,为观众讲述了众多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背后的故事。他认为,百集《小楼春秋》为观众介绍了百座洋楼,讲述了它们的故事,挖掘了它们的价值,让我们对这些小洋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虽然《小楼春秋》每一集的时长并不长,但其中蕴含了创作团队的工匠精神,既深入又细致地展示了天津的近代建筑风貌。张威表示,从制作角度看,这部纪录片的画面和配乐都极其精美,能够带给观众一种极高的艺术享受。在自己的课堂上也会将这部纪录片作为补充教材推荐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天津的近代建筑。

  媒体融合矩阵式立体传播城市文化

  从“小楼春秋”掌上服务开启天津之旅

  《小楼春秋》通过展示天津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历史建筑,呼吁社会各界对小楼的保护。通过影像的力量,纪录片让那些被遗忘的小楼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城市的文化名片。值得一提的是,《小楼春秋》在开播时创新采取了“先网后视”“导航游览”的播放模式,无论何时何处,无论是谁,都可利用移动终端“津云”,欣赏到这部纪录片的精彩,并可以导航到这些小楼游览。

  去年4月6日,津云客户端“小楼春秋”掌上服务上线,网民能够通过手机观看任意一集节目的完整版。2天后,百集纪录片《小楼春秋》在天津卫视与观众见面,每天一集。《天津日报》满庭芳、《今晚报》副刊发表的文章旁附带着津云二维码,读者扫码就能观看对应的节目。小小的移动端入口,串起了广电和纸媒资源。截至目前,《小楼春秋》掌上服务的使用超过23万人次。

  张利民认为,在传播方式上,《小楼春秋》创新性地将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形式融于一体,充分发挥了媒体融合矩阵式立体传播的优势。这种多渠道的传播方式不仅扩大了受众群体,也使得历史文化知识的普及更为广泛和深入。同时,通过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引人入胜的叙述、生动的影像资料以及专家的权威解读,《小楼春秋》成功地将天津的历史文化以更通俗、更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种形式不仅增强了节目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激发了人们对天津这座城市的热爱和建设热情。

  张利民对《小楼春秋》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片通过历史建筑和建筑中的人和事,生动地普及了历史文化知识,从而增强了观众的文化自信、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这些历史建筑不仅是天津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详细展示这些建筑的历史背景和背后的故事,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天津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脉络。

  李家森说:“《小楼春秋》有建筑、有历史、有故事,这些建筑与中国近代史的命运息息相关。这100座建筑形成了100集故事,它们的背后是天津。建筑的美是外在和内在的有机结合,这是一种美,也是一种感悟,它突出了城市的气质、城市的风格,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现象。当下,年轻人也关注着天津小洋楼,这令我很欣慰。”

  罗澍伟表示,《小楼春秋》浸透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于岁月的回忆,勾勒出这座城市跨越时空的起承转合,反映出城市的命运。它浸染了流年的芬芳。百集人文历史纪录片《小楼春秋》的制作与播出,这已经成为天津城市的意象世界和第二语言,成为天津小洋楼时代的同期声,成为一部专属于天津的电影、不朽传奇。它一定会在城市的记忆里花开绵长。

  张利民表示,“这部纪录片是非常好的对外宣传天津的作品。对于天津形象的塑造和推广非常有益。同时,该片探讨了洋楼背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对于当下如何打造投资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都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