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
跨越国界、连接古今、沟通中西 ——
110岁的北疆博物院,正青春(图) 2024年10月04日  本报记者 刘莉莉 本报记者 姚文生 摄

  由法国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14年来华创建的北疆博物院,共收藏文物20余万件,奠定了天津自然博物馆馆藏基础。 本报记者 姚文生 摄

  北疆博物院外景。 本报记者 姚文生 摄

  这是一个跨越国界、连接古今、沟通中西的故事——

  110年前,一位法国科学家只身来华,将中西交融的科学种子播撒在海河之畔。

  110年后,一座百岁博物馆正值青春,让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伫立于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的中国博物馆“活化石”——北疆博物院,正是在时间长廊中讲述百年故事的主人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在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方面具有特殊作用。”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9月20日,中法等国的博物馆界专家学者共聚津门,以“交流互鉴 传承创新”为主题、以北疆博物院创建110周年为主线,开展研讨交流,续写文化交流新篇,唱响文明互鉴新声。

  保护第一 从科学探索到科技赋能

  法国首都巴黎,蒙帕纳斯公墓。北疆博物院创始人桑志华沉睡于斯。

  今年夏日的一个午后,桑志华墓前,天津自然博物馆馆长张彩欣一行,把印有“北疆”新貌的明信片轻轻呈放,向北疆博物院的创建者致敬。一张张亮丽明信片,仿佛穿越了悠长的时光隧道……

  1914年,38岁的法国动物学博士埃米尔·黎桑来到中国,前往尚属考察空白的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开展科考,并建立一座用于收藏、研究、陈列的博物馆。他还给自己起了富含中国意蕴的名字——桑志华。

  此后的25年间,桑志华行程5万公里,发现了甘肃庆阳、内蒙古萨拉乌苏、河北泥河湾和山西榆社四个地区的古哺乳动物化石群,中国第一件有确切出土地点的旧石器,中国第一件有可靠地点和地层的河套人牙齿化石……开创了中国古哺乳动物学、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研究的先河。最终,他将20余万件自然标本和约1.4万册文献留在了天津北疆博物院,留在了这些珍贵历史文化遗产的发现地——中国。

  时光跨越百年,时代谱写新篇。北疆博物院,我国早期博物馆中唯一一座原址、原建筑、原藏品、原展柜、原历史文献完整保存至今的博物馆,始终以“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为准则,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从百年建筑到丰富珍藏,精心呵护,历久弥新,不断彰显其时代价值。

  北疆博物院由主体建筑(北楼、陈列室、南楼)和附属建筑(桑志华旧居、天津工商学院旧址建筑群21号楼)组成。2014年,北疆博物院修缮工作启动,遵循百年建筑的保护原则,力求保持建筑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同时增加消防、安防等现代化防护设备。2016年,北楼与陈列室重新开放,重现原貌。2018年,修缮后的南楼向公众开放。2019年,北疆博物院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桑志华旧居对外开放……现在,北疆博物院建筑群保护工作依然在继续。

  博物馆的基础是藏品。上世纪50年代,全国国有博物馆自然类标本数量是40余万件,其中20余万件来自北疆博物院。如此丰富且珍贵的动物、植物、古生物、古人类、岩石矿物标本等藏品是如何保护呢?

  对于天津自然博物馆文保技术部主任覃雪波来说,现在坐在办公室内就能全天候“巡查”北疆博物院的展厅和库房。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北疆博物院已实现监测系统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监看,这把科技赋能的保护伞,大大提升了保护能力和工作效率。” 覃雪波表示。

  “我们积极借助科技手段为‘北疆’文物护航。除了利用远程自动监测、调控等技术建立预防性保护体系外,还使用雾化机喷洒防虫药液,解决动物标本虫害问题。另外,制作标本复制品时,用三维扫描打印代替传统倒模取形,大大减少了对文物的损害。”覃雪波说。

  在天津自然博物馆信息资料部主任张洪涛看来,文物保护与利用很难“兼顾”,因为文物的最佳保护方式是静置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而每次翻动、查阅或多或少会对文物造成损伤。

  “数字化技术解决了这个矛盾。”张洪涛以《北疆博物院珍贵藏品数字化保护》项目举例,“将文献资料逐件逐页数字化,建立数据库与服务平台。这样,数字资源可以广泛且反复地用于科研、展览、社教活动。”

  从110年前桑志华科学探索的孜孜以求,到今天“人员+科技”精心呵护的无微不至,北疆博物院在全方位的保护中让文物活起来,焕发出新时代的光彩。

  活化利用 从科学殿堂到知识课堂

  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疆博物院就已成为享誉世界的一流博物馆,吸引了专家、学者、学生乃至各国政要前来参观。如今,这里的陈设依旧没变。

  巨大的剑齿象头骨及下颌化石、百分之百完整的披毛犀骨架化石、目不暇接的各类动植物标本……北疆博物院陈列室有限的空间里,丰富的藏品陈列极为科学有序。

  “‘北疆’布局,大有玄机,其‘小而精’的管理模式,非常值得今天的博物馆人学习。窗户又高又窄,而且玻璃镶嵌在钢筋水泥窗框中,兼顾了节约空间、保护藏品、提供采光、防水防沙等功能;展柜镶在墙上,也是为了节省空间,而且防震;还有既美观又减轻墙壁承重的中心牛腿柱、方便楼上楼下运输的定滑轮吊装装置等。”讲解员杜雅星为观众逐一“揭秘”。

  百余年前,北疆博物院就是学子们向往的科学殿堂。跨越世纪,这里已成为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的生动课堂。

  在院区南楼,展陈设计守正创新,通过场景复原、文物展出、图文介绍等精心“讲故事”,让观众静下心来“读懂北疆”。

  “让知识更好懂”的社教活动非常火爆,甚至“一票难求”。孩子们在“北疆奇妙夜”边玩边学;在“桑先生的科学推理社”破解谜题;在实验室、古生物库房、桑志华旧居等实景展区,演绎“小小博物学家养成记”……

  “发挥‘北疆’的价值,就是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开展活化利用,使其融入现代生活,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爱上科学。”科普宣教部主任吕丽说。

  交流互鉴 从开拓进取到传承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法两国博物馆展示着各自民族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世界文明的多彩风貌。加强中法博物馆交流在两国文化合作中占有重要位置。

  百余年前,桑志华选中了交通便利、融汇中西的天津作为“科考大本营”。“作为中国近代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开拓者,桑志华经历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磨合,成为当之无愧的中西科学文化交流的使者。”《法国“进士”筑梦东方》一书作者于树香感叹道。

  今年6月,天津自然博物馆代表团远赴法国。在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在桑志华的家乡罗别镇,跨越万里的地理距离和110年的历史时光,“90后”博物馆人王昕感慨万分:“在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昆虫标本盒的尺寸是23厘米乘以19.5厘米。在北疆博物院,桑志华制作的昆虫标本盒也是这个尺寸。穿越百年,远隔万里,我们因科学结缘,彼此之间的真诚与热情让我深受触动,也感受到新时代博物馆人肩负的传承创新责任。”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

  “北疆博物院是一座宝库,我们现在只揭开了它的面纱一角。还要继续梳理、挖掘,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科学考察精神以及交流互鉴传统,为这座中西交流的桥梁、自然科学的殿堂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张彩欣满怀憧憬。

  金秋时节,北疆博物院的红砖楼仍绿意环绕。孕育科学、教育与文明交流的种子已深耕百年,正枝繁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