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凭阑 释放“新”的活力 2024年10月03日  津声

  院士领衔的研究院建到了产业园,企业需要的新技术就在咫尺,成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改革新尝试。在武清京津产业新城,这一院士团队带来上百项企业急需的合成生物技术发明专利,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成势的底气更足。

  京津产业新城的实践证明,发展之“新”,在于新技术、新设备、新项目,更在于新机制、新路径、新模式。

  面对发展这道题目,不同的解题方式会得到不同的答案,而“新”既是发展的题眼,也是破题的路径。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在更多前沿领域“换道超车”,都需要不断以新理念、新模式促成更多创新力量的融通、融合。把科研院所办在园区,成就的是一场产与研的双向奔赴。专利作价入股,专利产业化进程加快,企业的“体格”也更加强健。瞄准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用一项项含“新”量十足的政策、机制,壮大科技创新的底盘,各类创新主体就能在探索中释放更大活力。

  新,从深化中来。新机制运行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新问题,有的随着形势变化出现,有的是换了模样的老问题,不触及深层问题的调整优化、不考虑长期的可持续性,就难言实效。推出“揭榜挂帅”机制后,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突出了,但参与度还有待提高。一些企业担心发布需求后,无法承担后续研发支持费用,也有企业担心研发失败,投入资金会“打水漂”。以新机制开拓新局面,这些问题就是突破口。海河教育园区管委会发“英雄帖”的同时,也发布多款“揭榜贷”和“揭榜险”,用科技金融体制创新带来看得见的资金支持和实实在在的保障。

  说到底,改革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才能得到深化。盯牢重点,在各个环节深下去,随时发现问题、改进问题,在关键部位、关键环节拿出更有效的举措来,体制机制“成色”更新,创新的后劲更足。

  新,在于新质生产力,意味着广阔的机遇,昭示着无限的潜力。“帮我们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说起天开高教科创园2.0版本的新政策,一家从事航空动力研究的科创企业负责人表示。打破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藩篱”,政策迭代升级,服务也更加高效。当越来越多创新主体在这座城市找到与自身发展相匹配的新政策、新机制、新模式,发展的齿轮就能更紧密地“咬合”在一起,把“新”的活力充分释放出来,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