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他们眼中的光(图) 2024年10月01日  王 端 题图摄影:孙彦

  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二十余年,接触过很多来自天南海北的留学生,感受最深的就是随着每个人来中国时长的增加,在中国文化的浸润下他们身上都会出现某种“化学反应”。

  春雨是个外向且敏感的苏丹姑娘。刚到中国时,她时常显得心事重重,苏丹国内的战乱让她对未来充满迷茫。到中国半年后,笑容重又回到她的脸上,她说让自己改变的是她学到、看到的中国人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她深深地爱上了中国的语言文化,尤其喜欢成语。成语精炼而富有内涵,通过学习成语,她不仅能看到中国古人的智慧与才情,也从中看到了现在的自己应该如何面对生活。

  春雨讲起自己来中国前发生的故事。2023年3月,苏丹爆发了武装冲突,为了安全父母让她去埃及避难,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与父母分别,她内心充满了不舍与恐惧。到了埃及,她的眼睛突然出现了问题,治疗康复后,她收到了来自中国的录取通知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当学到这个成语时,她不禁想到,如果当初还留在战乱的家乡,条件有限,无法接受及时的治疗,没有网络,自己也不会收到被录取的消息,更不会有机会来到中国继续深造。很多时候,坏事可能会变成好事,中国古人很早就看到了其中的人生哲理,那些看似不幸的经历,可能会孕育着更好的机会。从此以后,她开始大量阅读成语故事,选修与成语相关的课程,成了一个成语迷。“和而不同”“自力更生”“以柔克刚”……这些成语让她增长了知识,开阔了心胸,提升了自信。“是中国文化改变了我”,她逢人就说。春雨的理想是有一天能把那些蕴含丰富哲理的成语故事翻译介绍给自己国家的人。

  若琳来自新西兰,她活泼开朗,父母年轻的时候曾经来过中国并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在父母的影响下,她对中国产生了好奇,大二时选修了中文课,一个学期下来,她被这一与众不同的文字体系以及语言背后博大精深的文化所吸引,决定到中国留学。在中国的一年时间里,她不仅汉语水平飞速提高,而且深深爱上了中国的美食文化。在若琳看来,美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缩影,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味觉的追求,更传递出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与人生哲学。通过美食,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哲学和中国人的生活态度。

  让若琳最为感叹的不是八大菜系的色香味形,也不是令人眼花缭乱的煎炒烹炸,而是中国特有的带着浓浓烟火气的早餐文化。油条、豆浆、煎饼馃子、包子、手抓饼、热干面、肉夹馍……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样式不同的风味。从丰富多样的早餐中,她看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健康的追求。在新西兰,早餐非常简单,很多人甚至直接省略早餐,而在中国,“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观念深入人心,各色早餐食品既方便快捷又营养均衡,若琳十分认同这种养生理念,于是学着身边人的样子认真吃好每一顿早餐。中国的美食文化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若琳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她在课堂上学到的“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国家就像烹饪一样,需要掌握合适的火候和时机,“中国古人将做菜与治理国家联系起来,你说厉害不厉害”,说这句话的时候,她眼里闪着喜悦的光芒,很为自己是一名“吃货”而感到自豪。

  小武是来自尼日利亚的小伙儿,他中等个子,身材结实,与中国结缘始于对功夫片的热爱。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等人的电影他都看过,这些人都成了他的偶像。他给自己起了一个中文名叫小武。来到中国以后,他一边学汉语一边学功夫,武术、太极拳课是他的最爱,他身体素质好,很有天赋,很快就成为老师们的得意弟子。习武的日子长了,原本年轻气盛的小武慢慢变得沉稳而内敛。他说自己喜欢功夫的初衷是成为英雄,保护自己和家人,但是在中国接触到真正的习武之人才明白,习武不仅仅是挥洒汗水,锻炼肌肉,更是一场心灵的修行。习武之人首先要尊师重道,诚实守信,这就是“武德”,而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练武之人要具备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坚持不放弃。

  在中国的小武很忙,学汉语、练功夫、参加武术交流和表演,节假日还要去古寺名山“求学”。他说,现在看功夫片,看的不仅是武打动作,更看重的是故事里的大义与真情。假期回到家乡,他免费教小孩子们汉语和功夫,而且教育他们习武不是为了打架能赢,而是为了强身健体、保护弱者,“孩子们都叫我‘武老师’”,小武不无自豪地说。学习中文改变了他的人生规划,小武以前从没想过要当一名教师,现在的他却憧憬着未来自己能拥有一所学校,人们在这里可以学习中文,还可以学习中国的武术文化。

  留学生在中国的故事实在太多了。

  也许他们走进中国始于好奇,而融入中国则源于了解与热爱。

  是中国文化强大的吸引力与感染力,带来了这种由表及里的深刻变化。                 题图摄影:孙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