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潮 “羊毛”出在谁身上 2024年09月25日  张玥

  “抵羊毛线,羊好毛好线更好。”天津的老品牌抵羊,以优质的羊毛产品为人所知。不过,如今这个“中华老字号”,已不再只从羊身上“薅羊毛”了,他们将目光对准海藻、螃蟹壳,从中提取出新型纺织纤维,借此闯入功能性纺织品新赛道。

  寻找新型材料,只是抵羊求变的一个缩影。企业还把智能化嵌入生产的全链条,一改传统纺织业“千人纱、万人布”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把“织造”变成“智造”,塑造了新的竞争优势,让老产业有了“新打法”。

  传统产业塑造新的竞争力,说到底是一个增与减并行的过程。就拿纺织业来说,许多经典品牌,质量一直是过硬的。但在消费需求日益多元的当下,人们对什么是“优质”有着更宽泛的定义,除了舒适度,对环保、健康等也有更高的需求。产业之间不断出现跨界、融合创新,譬如优质的纺线不仅可以用来织布,还能用于生产人造血管、航空航天装备等。而无论是性能的增加,还是应用领域的扩展,背后都是对产品附加值的更高要求。顺着这些要求寻找创新路径,往往能找到核心竞争力的“增量”。与此同时,许多新产品、新工艺、新生产模式,其指向是降成本、降能耗、弥补缺陷,辩证地看,在这些“减”上做文章,也是在竞争力上实现“增”。

  对传统产业而言,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突破自我的驱动力不行。抵羊的传统优势在羊毛毛线,到大海里去寻找新型纤维,有些“重打锣鼓另开张”的意味。而这种大跨度的探索,有利于跳出固有的技术路线,摆脱路径依赖,找到开启新赛道的钥匙。但如果仅有胆识,突破也很难产生。今天,产业转型升级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这既是一场技术变革,也是用新的思维模式来重塑生产、管理等各个环节。用大数据“算”出产品各种原料的最佳配比,靠工业互联网实现精细高效的柔性化生产,汽车智能系统读懂驾驶人的需求和习惯……这些以前不可想象的场景,其实都是由求变的心、善变的思维、促变的技术合力打造的。

  纺织业“老”吗?不,它一直是时尚的。钢铁、采矿等产业会退场吗?不,它们一直是发展的重要支撑。只不过,想要始终在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传统产业就需要不断把目光从见惯的“羊”身上移开,寻找各种新“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