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柴篇 书法底蕴在学养 2024年08月16日  张峻屹

  实现中华文化复兴是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旋律,而作为“国粹”的书法艺术在其中占有特殊地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人文精神,全面提高书法工作者的文化涵养、艺术素养和道德修养,乃是当代书法沿着正确轨道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近二十年来,随着书法艺术的大众化和片面追求“展览效应”,书法创作活动渐渐失去人文精神和主体精神的依托,变为从形式到形式的生产,甚至出现了“形式至上”“制作”倾向,乃至以奇为新、以怪为美、“丑书”走俏的现象。一些人不注重学识、学养、人品、气质的积淀和修炼,片面地将书法视为纯技术层面的产物,较多地关注书法艺术的形态与结构,关注笔法、技巧等,而对与书法相关乃至极为重要的文化内涵、精神格调、传统精华,较少或根本不去关注。正如沈鹏先生讲的:“专业化淡化了书法文化,书法从广阔的文化领域退到书法‘自身’,追求外在的形式感与点画的视觉刺激,减弱了耐看性与文化底蕴。”“若干优秀之作,可以称作机智与灵巧,却达不到古人那样的智慧与风范。”诸如此类的现象,是一种值得重视与深思的危险倾向。

  书品即人品。书法是文化内涵很深的综合性艺术,一幅高雅俊美的书法作品,常常是书作者学养、气质、禀赋乃至性情、操守、精神状态、价值取向的展示与流露,绝非一般的“写字匠”所能驾驭和企及的。这就要求学书必先学文,尤其要注重学习和吸纳中国古典文化之精粹。魏晋以降,直至晚清、民国,凡有成就的书法大家,无不熟读经、史、子、集,通晓诗词歌赋、棋琴声律,崇尚梅兰竹菊。书画大家黄宾虹称:“读书多则积理富,气质换。”“当代草圣”林散之云:“学人的心要沉浸于知识之深渊,才、学、识兼备才可做艺术家。”他少年时就未明即起,秉烛苦读《史记》《汉书》,不满17岁就整理自作诗词117首,其诗文和书法均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我们目前的情况是,凡作书多半抄录唐宋诗词和古人之格言名句,很少自出机杼,且差错和“硬伤”时常出现。另外,在全国性报刊和书法专业杂志上,对行草书作品的译文和注释亦时常发生谬误。其不注重学习和自身修养,浮漂、做作、媚俗、浅尝辄止之风可见一斑。广大群众特别是广大书法爱好者,对近年来全国和各地区举办的书法大展大赛中获奖作品和获奖者的文化素养颇有微词,有的发出了“书法作品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含金量明显弱化”的担忧之声。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诗书同源,书法既然是艺术,就应有继承传统精华、抒怀抱、展情志的功能。综上所述,书法的境界与精华,不仅在于点画、结构、章法之外在形式,同时在于这种形态赖以生发的内在情韵、品位、格调。从一定意义上讲,书法家不单单是在写字,而是在写心迹、写志趣、写修养、炼文采。因而,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书法家,就先应进行必要的文化储备,博读广闻,兼收并蓄,筑造人文修养的基石,舍此没有第二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