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决策部署,探索形成了“以创新教育为切入点,以与专业融合、强化实践、技术创新创业为特色,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平台建设为支撑,以创新创业项目和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和政策制度为保障”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
深化“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顶层设计
学校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优势,制定《天津工业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成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创建了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规范管理与个性激励相结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五结合、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路径。
学校获教育部“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最佳组织奖”,获批“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同时还获批了天津市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获评天津市大学生学科竞赛优秀组织单位。2022年学校成功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
创建“分层次、模块化、交叉融合”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学校依托国家级实践基地,在全校通识选修课中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开设《创新思维及方法》等多门通识类创新创业课程,形成了依次递进、有机衔接的创新创业课程群。学校结合各专业特点,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学科基础课程模块或专业课程模块中开设“专创融合”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分管理,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学校建设完成《创业管理》等创新创业在线开放课程,通过沉浸式智慧教室,对选课高校实现全国直播。其中4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8门课程被评为天津市创新创业教育特色示范课程。如《创新思维及方法》课程入选“学习强国”平台,面向校内及国内高校开课,累计249所学校学生选课11.25万人,互动105.08万次。
构建“三平台、六载体”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模式
学校构建了以工程训练中心、创新学院、大学生创新实验室为代表的跨专业、跨学科的“校内创新实践平台”,以校外研究院、校外实践基地为代表的面向学校、面向省域的“校外创新实践平台”,以创客空间为代表的“创业实战平台”。同时,面向全校开展常态化学术前沿讲座和专业课程的“科技前沿讲座”;举办面向全体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引领学生创新创业兴趣为目标的“启智创新夏令营”;开展旨在吸收优秀本科生进入教师科研项目的“本科生科研招募计划”;组建吸引企业家、风投者参与的“创新创业俱乐部”;建设依托科技部试点项目,覆盖所有教学单位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学科竞赛。
学校把创客空间打造成“创业苗圃—校内创客空间—校外孵化加速器”的“双创”孵化平台,目前已与6家孵化基地达成合作。2022年以来,新增入驻项目39个,其中企业12家,新增缴纳社保就业56人、灵活就业170余人、新增营业额3000多万元,2个创客空间孵化项目入驻天开园,16名创客荣获天津市创新创业奖学金,其中特等奖4名。
强化以赛促创,打造高素质“双创”人才
近两年来,学校年均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0项,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20项,数量位列天津市前列。学校每年组织学生20000余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180余项。仅2023年,学生荣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00余项、省部级竞赛奖项500余项,累计1900余人次获奖,并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创造了学校参加该赛历史最好成绩。在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七轮总榜单”中,学校位列第81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达到96.73%,做法和成效被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在培养“双创”人才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通讯员 买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