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 按规矩办事,为何引不满 2024年04月03日  闫丽

  近日,武汉一无臂男子乘坐地铁时,被工作人员要求出示残疾证才能享受无障碍通行,引发广泛关注。目前,武汉地铁官方微博发文对该男子表示了歉意。

  不可否认,工作人员也是遵守规定、照章办事。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正如很多网友追问的:残缺的手臂,难道不足以证明残疾事实?相关规定是为“证”服务,还是为“人”服务?

  与此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则消息。近日,在重庆网络问政平台上,有网友建议禁止乘客在早晚高峰携带菜筐乘地铁。随后,重庆轨道交通回应称,只要行为和物品合规,就不会干涉。网友纷纷点赞。

  无论“让残疾人出示残疾证”,还是“允许携带菜筐乘车”,都是按规矩办事,为什么在舆论场上的反响截然不同?差别在于是否以人为本。看待这两件事,既要站在法与规的角度看,也要从情与理的维度看。

  城市治理不仅要“见物”,更要“见人”。公共交通的“公共”二字,体现在公平性、普惠性上,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内核之中。那些追求形式上依法依规、对规则僵化执行的行为,实际上已经背离了规定的初心,忽视了人的诉求,也是服务意识的淡化。

  今天,在云贵山区仍有逢站必停、服务偏远地区群众的“慢火车”;在一些城市,还有为老人们出摊提供便利的“背篓专线”。站在大部分人的角度,这些“慢下来”的事物看起来已经落后于时代。可对于那些身处偏隅和条件相对困难的人群来说,这些公共交通设施不仅是便利,也是尊重,带着他们驶入“春天”。

  包容是城市的品格,也是活力所在。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不是取决于有多少高楼大厦、人文景观,而是取决于人们感受到的温度。这种温度,往往体现在细微处。人们正是从一个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中,触摸着一座城市的胸怀和气度、温情与气质、品质与格调。今天,大到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就医养老,小到车位够不够、地铁站近不近、买菜方不方便,人们对公共服务便捷度和舒适度的需求正在水涨船高。打造富有人情味的城市氛围,需要因地制宜,需要灵活创新。

  关照个性、关注细节,灵活而富有弹性的制度设计、多元而精细的公共服务,带给更多人的是“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脉脉温情,也会让更多人在繁华之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