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锅巴菜(图) 2024年01月04日  姚庆全 题图 张宇尘

  一条运河孕育了一座城市,一方水土滋养了一方人家。南运河蜿蜒曲折,汇入海河,也造就了沿岸居民的岁月。

  我家住在西北城角,天津人管这里叫西头儿,意思是在城中心的西面。其实,这里距老城厢也不过一里地。因此,这里多是出卖体力过活的人的聚集区,一条胡同、一条大街,偶尔也会有一两户大户人家,有个几进院落的四合院,自当令人羡慕不已。

  我父亲年轻时是个重体力劳动者,二十几岁时赶上全国解放,才能业余高小毕业。尽管后来父亲的劳动强度有所减弱,但生活的压力仍然令父亲不苟言笑。父亲人长得很帅,也很聪明,京胡、板胡拉得很不错,他对我们的管教绝对是暴力的,对我稍微好一点点,可也是很严厉。最有效的管制,就是不让我去上学,把书包扔到房上去。然而,每个星期天,父亲都会起得很早,给一家人做早点,尽可能地表达一份爱意。父亲做的早点,不外乎就是蒸一锅山芋、做一锅疙瘩汤,但这已经是他给我们最温馨的待遇了。

  这一天,父亲做完早点后,自己并没有吃,而是独自走出了家门。不知是受哥哥们的指使,还是其他原因,我尾随在了父亲身后,那时我应该不足六岁。因为大哥还没有上山下乡,我也没有上学。父亲走出我家住的捞纸张胡同,斜穿铃铛阁大街,再走过德庆园胡同,来到了河沿儿……

  说起河沿儿,根本看不到河的影子!河沿儿的正式名称叫西大湾子,是一条极其热闹的商业街,其鼎沸程度绝不亚于当今的CBD(中央商务区)!大街两旁不均匀地分布着戏院、饭馆、煤店、茅房、药铺、糕点店、早点铺、箍筲(木桶)铺、铁匠铺、玻璃铺、百货店(兼营布匹、铝锅)、副食店(兼营蔬菜、肉类、水产)、钟表修理店、粮油关系办理处等及住户。这样门类齐全的商业区,在今天也不是轻易就可以找到的。我曾经和父亲在德庆园听过说书的,自己在大街上捡到过布票。

  几十年以后,当这块区域变为平地,我才明白河沿儿的由来:

  这里原是南运河的故河道,南运河自西南方向进入天津西北部,河流在这里形成了U字形,河沿儿就是弯道的底部。1919年至1920年,北洋政府将此截弯取直,南运河故道依次形成了复兴路、西大湾子和放生院小马路。我记事的时候,运河改道还不到五十年,那些亲眼目睹南运河改道的人还健在,河沿儿的称呼自然可以继续流传。

  我家胡同的名称,应该就来自于在河道打捞废纸的张姓人家吧。很难想象,北洋政府有人懂得科里奥利力的存在,我也是在大学专攻物理专业后,才懂得科里奥利力对河流的作用,只会造成河流弯曲越来越大、水患越来越多。截弯取直南运河之后,天津市西头儿脱离了水患,增加了土地的有效供给,扩展了城区面积,造就了更加优越的水陆枢纽功能。

  来到河沿儿后,父亲走进了大福来锅巴菜铺。说起锅巴菜,这可是天津人的最耐(爱)。作为食品,锅巴菜只存在于天津市区,食用时间也只能是中午以前,多少天津人试图在市区以外,以锅巴菜为生,无一不以失败告终。在少有火车、汽车的年代,水路是人们重要的大运量的交通工具。南运河作为水路进津的重要通道,河沿儿附近是船只停靠天津的最后一站。因此,天津的饮食习惯、风土民俗,大都在此落地生根、融合形成,锅巴菜就是这样一种食品。

  大福来锅巴菜铺诞生于河沿儿,也就不足为奇了。大福来锅巴菜的卤子,一定是用大料(八角)由清水熬制而成,这大约需要一两个小时,再加上葱姜、盐以及酱油调味而成,最后再用团粉勾芡,调制成糨糊状,稠密程度以可以用筷子挑上来为最佳。所用的锅巴也是一次性摊制而成,并不需要晾晒。将锅巴泡在卤子里搅拌均匀,再撒上香菜等小料,马上食用。锅巴的脆劲儿、卤子的润滑,很是享受。正宗的锅巴菜,最后的小料儿一定会撒上些油炸的香干粒。

  我不远不近地看着父亲呼噜呼噜地吃着锅巴菜,一隐一现地闪动小脑袋瓜儿,企望父亲能发现我,能给我留半碗锅巴菜。然而,父亲的精力全在锅巴菜上了,哪能注意到我,就在父亲要把碗舔干净的时候,我一下跑到父亲面前……时间凝固了,我给了父亲一个尴尬,我让一个五尺汉子无地自容!事情的结局就是没有结局,父亲口袋里大概已经再掏不出一碗锅巴菜的钱了。

  多少年以后,我上初中一年级时,去天津衬衣厂学工劳动,工厂每天给报销一角钱的公交费。我和几个要好的小伙伴,一起结伴步行,在公交站捡拾面额五分钱的汽车票,用糨子粘好后,报销领来一块多钱。我用一角五分钱,给父亲买了一包羊杂碎。晚上,父亲喝着小酒,就着羊杂碎,可是高兴坏了。

  我努力着,学习着,希望有更大的能力可以对父亲好。然而,当我就要“鲤鱼跃龙门”,改变人生之时,父亲却再也吃不到我买的东西了!人们说,天津人吃早点,就是面夹着面,就着面吃。意思是,大饼夹着油条,就着锅巴菜吃。可是,对我来说,这实在是太奢侈了。想当年,六分钱一碗的锅巴菜,对我来说,都是可望而不可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