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此二维码,观看本期节目视频。
开栏的话
百集人文历史纪录片《小楼春秋》2023年4月8日起,在天津广播电视台卫视频道播出。该系列纪录片每集8分钟,短小精致,融知识性、趣味性和历史性于一体。
天津近代历史资源丰厚,100栋小洋楼,不仅展现了天津现存历史风貌建筑中的翘楚,也展开了上世纪初叶天津独特的历史画卷,更折射了近代中国“前台”之外,神秘深邃的“后台”。建筑与故事并重的全新立体视角是《小楼春秋》纪录片的一大特色,不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出每一栋建筑的独特形象,详细讲述每一栋小楼的建筑特点,并且对其背后的历史意蕴、文化内涵和与洋楼相关的人物风貌也有多方面展现。为更充分地解读洋楼背后的故事,多层次地挖掘天津丰富的文旅资源,本报特别约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文字上梳理小洋楼的建筑特点和历史变迁,将文字与视频相结合,通过一种媒体融合的新的尝试,多维度弘扬天津独有的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天津,一幢幢精美的历史风貌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承载着往事云烟,镌刻着历史年轮。可是,建筑本体不会发声,它的诉说需要媒介。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海河传媒中心联合录制的百集系列片《小楼春秋》,以建筑为切入点,用高度凝缩的津门故事,展现了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充满浓浓的文化自信。
在赤峰道与和平路交口,一幢三层混合结构楼房,主入口通高的爱奥尼克巨柱承托顶部三角形山花,显得气度非凡。它建于1923年,至今恰是百年,这就是系列片第一集推出的久大精盐公司大楼。1924年,实业家范旭东在此设立久大精盐公司办事处。百年前,一群人,迈出了进军海洋化工的第一步,一个产业推动了我们民族的进步和强大,更促进了一座城的发展。
地域吸引,资源凸显。渤海湾的海水含泥量大,含盐度高,所以海鲜好吃。天津人挑海鲜优先选本地产的,甚至没有“本地”的宁可不吃,这里一直流传着“借钱吃海货,不算不会过”的说法。这片富含盐分的海更是给了天津无限的生机,后来的长芦盐即是首批津门老字号。盐业历来属国家专营,为增加盐税,明清两代允许商人缴纳额定费用后,自官方取得票引,其引地所需用之盐,就由该盐商专卖。崔旭的《津门百咏》有:“盐策长芦此要津,风天气色属商人。铜山金穴须臾事,大宅连云递旧新。”诗句描述的就是富甲一方的盐商。今天意式风情区邻近的海河沿岸一直到金汤桥,都是曾堆放盐的地方,称为盐坨。金汤桥的位置最早为渡口即盐关渡,后来改为浮桥称盐关浮桥,都是因为这里设置了收取盐税的盐关。
责任担当,产业带动。随着工业革命,现代化的制盐技术出现,盐商的技术大大落后了。学成归来的范旭东,看到中国北方各地堆积的盐多达几百万担。供过于求导致制盐者倍感痛苦,小工业者的生活变成奴隶一样。而这些盐即使到了盐商手里,也是销售困难。随后赴欧洲考察的过程中,他看到欧洲人吃的是洁白的精盐,而我们吃的是土盐,在西方人眼中,中华民族成了“吃土的民族”。为改变我国化学工业落后的面貌,1915年7月,范旭东在天津成立久大精盐公司,转年10月,中国第一个现代化盐厂生产的第一批精盐面世,范旭东将其命名为“海王星”。随着永利碱厂的成立投产,原本荒凉的滨海地区快速发展起来。
产业升级,人才引领。久大精盐公司成立不久,范旭东给李烛尘写信邀其加盟。李烛尘回忆说:“就在民国七年八月底,我和范先生做了一次长谈之后,非常投机,于是就决定了我今后终身的职业。”李烛尘很快显示出极为优秀的管理才能,在短时间内就使久大盐厂变了个样儿。久大的建成生产,动了盐商们的奶酪,于盐商们而言不啻是眼中钉、肉中刺,必欲置盐厂于死地而后快。李烛尘协助范旭东一面与盐商周旋,一面慢慢收购盐滩保证原盐的供应。南方的销售分支机构建立起来之后,久大精盐销售顺畅,利润大增。李烛尘仅是优秀的管理人才,而科技人才则是久大发展的源动力。1921年,侯德榜从美国学成,来到范旭东身边。1922年,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创办,这是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科研机构,被范旭东称为“永久黄”团体的神经中枢。研究社不断派员出国学习,一个产学研一体的实体初步形成。
自力更生,惠及全球。碱为化学工业之母,而当时的中国不能生产,纯靠进口。1933年3月,范旭东对《申报》的记者说:“民国十五年,就想法将盐制成碱,这个方法,世界上已有七十多年历史,且有专利权,所以要自己制造,第一件困难的事情,就是有了钱买不到机器,以致延到民国十六年,才达到目的。起初所有出产,只足够自己应用,现在工作日夜不息,每天能产二十万担。”看似轻描淡写的语句,过程却十分复杂。永利碱厂自1917年开始尝试用苏尔维制碱法制碱,1926年,红三角牌“纯碱”问世,中国成为亚洲第一个成功用苏尔维法制碱的国家。面对曾经的技术壁垒,中国的企业家体现了责任担当。1933年,制碱业巨著《纯碱制造》在纽约出版。侯德榜公开了自己的科技成果,打破了西方国家对制碱行业的封锁,中国创造为全人类共享。
呕心沥血,赤子情怀。全面抗战爆发,日军占领天津,范旭东率久大迁入四川,靠着带走的部分设备继续生产,积极支援抗战。1945年10月,正抓紧恢复天津久大、永利生产的范旭东因病逝世。他出身清寒,一生都过着简单的生活。创办了如此大规模化工产业的他,身后却没留下任何财产,以至于两个女儿在美国留学的学费都难以筹措,夫人的生计没有着落。然而,就是这位范旭东,把创办人每年的酬金给了黄海社,把北京的房产捐赠给为纪念他哥哥范源濂而设立的静生生物调查所。母亲去世后,他捐出1万元金城银行股票,设立范太夫人奖励基金。他还捐款给南开大学化学系和经济研究所设立奖学金。范旭东仙逝后,毛泽东送了挽联,上书“工业先导,功在中华”。
新中国成立后,永利碱厂与久大精盐厂合并,更名为天津碱厂,在李烛尘主持下很快恢复了生产。天碱前辈的创业艰辛,彰显了天津海洋化工人舍身许国的必胜信念。今天,我们正豪情满怀,大踏步进军深海。
(本专栏图片由《小楼春秋》摄制组提供)
《小楼春秋》解说词:
1915年,一位年轻的化学家到这里考察,他一眼看中这片海洋蕴含的宝贵资源,决心在此实现实业救国的人生理想。他就是范旭东,“永久黄”团体的创始人,中国化学工业的奠基人。
1917年10月,范旭东在天津创办永利制碱公司,建立之初,他就将目光投向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苏尔维制碱法。
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中国第一家民办企业创办的科研机构,被范旭东称为“永久黄”团体的神经中枢,这里保存着一张纯碱生产流程图,绘制它的人叫做侯德榜。
新中国成立后,永利碱厂与久大精盐厂合并,更名为天津碱厂。“永久黄”团体承载了一批知识分子科学救国、实业救国的理想与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他们克服那个时代难以想象的困难,承担起国家和民族的重任,在中国化工业史上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辉煌。(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