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进校园 著名作曲家印青分享创作心得 把经典旋律唱进人心 2023年04月11日  本报记者 翟志鹏

  昨日,天津音乐学院“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又迎来一位重量级导师,著名作曲家印青走进校园,分享多年来对民族歌剧的创作心得,并为学员们指导演唱。在津期间,本报记者采访了印青,请他畅谈中国民族歌剧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民族歌剧题材多样

  印青是一位创作多、精品多的作曲家,他创作的《走进新时代》《天路》《在灿烂阳光下》《西部放歌》《江山》《芦花》等一系列歌曲传唱大江南北,至今仍在各类演出、比赛中唱响。近年来,他为中国民族歌剧写就了《运河谣》《长征》《扶贫路上》《边城》等一系列佳作。

  印青说,新中国历史上有过非常优秀的民族歌剧,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等。改革开放后,民族歌剧受到了各种文化大潮的冲击。但是近10年来,中国民族歌剧呈现“井喷式”发展,他看过很多部作品都非常出色,其中既有红色题材的,也有反映各地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的,呈现可喜的现象。

  随之而来的是观众对中国民族歌剧的欢迎。印青介绍,他作曲的歌剧《长征》从2016年至今已经演出了近60场,几乎场场爆满,这样一部红色题材歌剧引发票房热潮,让他非常欣慰。可以看出,中国民族歌剧已经是百姓喜欢的一个艺术形式。

  对白和独白要“唱出来”

  在印青看来,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前景虽然广阔,但面临的问题不少,创作者要考虑“再往下怎么发展”的问题,让中国民族歌剧从音乐、表演、导演、舞美等方面与新时代结合好,为更多年轻观众所接受。

  从作曲家角度来看,印青认为西方成熟的歌剧作品除了独唱、重唱以外,还大量采用合唱、宣叙调、咏叙调等表现形式,而中国民族歌剧在这方面的发力还不够。在创作中,他反复尝试用宣叙调取代人物之间的对白,用咏叙调取代人物内心的抒发。用百姓的话说,就是歌剧里所有的对白、独白都是“唱出来”的,而不是“念出来”的,因为“唱出来”比“念出来”更有感情。印青特别注意到了发声的问题,他从中国语言的发音、语调、停顿、节奏等特点以及中国人特有的情感表达方式出发,为中文“量身定制”音乐,人物日常对话、深情独白在他的处理下与音乐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

  项目推动中国民族歌剧发展

  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邀请歌剧创作各流程以及戏曲、曲艺等姊妹艺术的名师专家为学员授课。在印青看来,该项目的现实目标就是出人才,长远目标就是对中国民族歌剧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他鼓励天津音乐学院借助该项目的成果和影响力,在今后的学院建设和艺术发展上更上一层楼。

  采访中,印青提到中国民族歌剧对声乐演员的锻炼和提升。他说:“当今的民族歌剧对演唱者的要求很高,有的演唱者唱一首歌、唱一首咏叹调都能唱好,但是宣叙调、咏叙调就唱不好了。这要求演唱者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完全变成自己饰演的角色,技术上控制好演唱,表演上收放自如。如果能把宣叙调、咏叙调唱好,演员就会得到非常大的提高。像《运河谣》《长征》这样的歌剧排下来,很多演员水平有了提升,对歌剧艺术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