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促协同 种好“试验田”(图) ── 我市全力推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积极融入国家战略 2022年10月11日  本报记者 万红 赵建伟 摄

滨海—中关村外景。 本报记者 赵建伟 摄

  驱车沿滨海新区洞庭北路一路向北行至北塘,道路两旁,一幢幢砖红色的写字楼鳞次栉比,分外惹眼。

  6年前,作为京津两市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园区,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以下简称滨海—中关村)在渤海湾畔应运而生,于时代洪流中,肩负起区域协同发展“排头兵”的使命。

  6年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我们国家再往前发展也要靠自主创新”“创造良好氛围,营造优质环境”“让有创新梦想的人能够心无旁骛、有信心又有激情地投入到创新事业中”……走在新时代“赶考”路上的天津,以创新谋发展,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全力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一马当先种好京津冀协同发展“试验田”。

  瓣瓣同心、砥砺前行,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瞄准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引领区、全球创新资源聚集地,一曲曲产业协同、自主创新的高质量乐章,正在这片热土轰然奏响。

  紧紧牵住“牛鼻子”

  打造区域协同发展新引擎

  滨海—中关村成立的初衷就是利用北京中关村和天津滨海新区创新政策叠加优势,积极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转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在这里,北京高精尖产业研发优势、高端人才集聚优势与天津尤其是滨海新区先进制造业、可开发空间承载、海空两港、成本等优势联合互补,协同发展有了全新发力点。

  “核心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来天津。”这一“强强联手”的产业协作模式,为高科技企业成长提供了丰沃土壤。

  在滨海—中关村,从北京来津的致导创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治国是见证者之一:“这几年,我们实现了从单一航电模块研发生产到整机研发制造的跨越,今年推出了2款整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今年8月公司搬迁,生产办公面积从717平方米扩大到现在的1246平方米。目前,我们自主研发的一款混合翼无人机产品已经量产,另一款正在进行小批量验证。5年来,企业在滨海—中关村心无旁骛地进行硬件设备创新研发,取得了15项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拥有了全系统自主知识产权,成功研发了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整机。营收年均增长近30%,去年营收突破千万元,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李治国感慨。

  从《天津市支持重点平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印发;到滨海新区出台《关于加快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关于进一步推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再到园区纳入天津经开区法定机构改革,进一步打开未来产业转移腹地,加快北京创新链与区域产业链融合……紧紧牵住“牛鼻子”,天津不断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全面优化顶层设计,持续构建特色创新生态,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

  以“机制、政策、产业、服务”四方面协同创新,滨海—中关村将园区高质量发展与我市“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紧密衔接,区域协同机制更加完善,规划定位更加清晰,创新示范作用更加突出。

  (下转第7版)

  (上接第1版)

  于期待中,朝气蓬勃的“试验田”结出累累硕果──

  成立6年来,滨海—中关村已具备了从早期科技孵化为主的发展阶段向高成长型企业引育转型的条件,累计吸引了3500多家企业,其中北京来津企业占比由2019年的16%提升至2021年的30%。2021年,园区新增项目1093家,3年年均增长47%,自园区成立以来,首次实现年度新增企业过千家,科技企业占比达50%。

  随着和能人居、北方汉王、卡雷尔等一大批优质项目落地,园区产业协同优势逐步显现,服务国家战略大局的能力不断增强,逐渐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创新基因持续迸发

  推动产业“磁场”加速形成

  “中关村”是高科技的代名词。植入中关村基因,打造类中关村生态,经过多年发展,在滨海—中关村,创新之火早已燎原。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更为这里指明了方向。

  当时,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现场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中唯一一家农业科技型企业。3年后,在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科芯成长迅速,在全国多地投产了10余个智慧化农业种植生产基地,总服务种植面积超5000亩。

  预计10月底,科芯在西青区精武镇打造的现代农业智慧产业园区就将交付。“现在,我们正忙着选种、搭建科技设施等最后的筹备工作。这里用上科芯自主研发的“AIPA”操作系统,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光、水、气、肥等都会被传感器检测到,进而指导设备浇水施肥,甚至还能与气象数据相结合,及时启动防灾策略。”看着初见雏形的产业园,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建龙充满期待。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

  几年来,滨海—中关村创新基因持续迸发,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大幅增强。

  截至目前,滨海—中关村有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雏鹰企业均超百家,年平均增速分别达到了134%、182%和252%;并拥有6家市级以上双创载体,离岸基地落地海外人才项目42个,吸引各类人才1500余人,科技属性及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

  创新带来了活力与动能,更推动着园区产业“磁场”加速形成。

  在今年6月举办的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滨海中关村协同创新发展论坛上,正大天晴、橙意家人科技、上海仰和医疗、獴哥健康科技、爱迪星5个数字医疗项目集体签约落户。滨海中关村数字医疗产业联盟也同期成立,园区生命大健康产业“朋友圈”进一步扩大。

  这样的集体签约在滨海—中关村早已不是第一次。

  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毅说:“引项目、搭平台、强服务、做示范,滨海—中关村将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提升自主创新发展动能作为主责主业,确定了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为主的‘3+1’产业体系。”

  随着产业资源加速集聚,园区产业集群规模初现,目前,形成了以联汇智造、元和机器人、志鼎汇等为代表的智能科技产业,以一瑞生物、海河生物、海普洛斯等为代表的生命大健康产业,以和能人居、洪发生态、煜伏光伏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天津(滨海)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为代表的科技服务产业。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园区将持续发力招商引资,加快创新创业生态建设,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带动产业不断升级,成为促进京津两市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新地标’。”天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涛表示。

  金融支持服务提升

  打造特色创新创业生态

  对于滨海—中关村来说,协同创新意味着一次又一次的科技驱动、动能转化,更在于特色创新创业生态对园区“造血”功能的保驾护航。

  构建创新创业生态,金融“活水”的支持尤为重要。

  拿到500多万元融资,园区企业橙意家人负责人张丹悬着的一颗心踏实下来:“这笔融资真是场‘及时雨’,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有了资金支持,企业就能更专注于创新发展。”

  橙意家人的顺利融资得益于刚刚在园区设立的滨海新区知识产权风险补偿资金池。“这个资金池可称是一个知识产权融资产品保障机制,规模5000万元,用于补偿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园区乃至滨海新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融资的本金损失。”天津中关村科技园运营服务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恩峰说,这样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目前,在资金池支持下已有5家企业成功获得融资。

  天津经开区也在积极探索园区利益共享机制及金融服务支持体系建设,进一步引导海河基金、中小企业担保中心、银行机构力量,助力滨海—中关村创新“产业+金融+科技”供应链,打造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金融创新激活一池春水的同时,园区配套服务体系也日趋完善,进一步激发着企业创新活力与新成果转化。

  2019年,中国(滨海新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滨海—中关村揭牌,主要面向高端装备制造和生物医药产业开展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去年,园区又成立了滨海新区首家“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理事会,创新建立“理事会、协同专班、秘书处、智囊团+廉政工作站”运行模式,切实解决科技型初创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产融产需对接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运营一年以来,已解决交通出行、政务服务、人才公寓、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问题100多项。

  以创新立园,以协同兴园。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未来,滨海—中关村将进一步把科技驱动、自主创新、打造京津冀自主创新策源地作为主责主业,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吸引和培育创新能力强劲、创新成果丰硕的优质企业与产业,用实际行动交出一份自主创新、协同发展的高分答卷。到2035年,全面建成京津冀全面创新改革的引领区、吸引聚集全球创新资源的高地、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