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故事 南开大学赵新
十年“磨”一“刀”
2022年09月29日  本报记者 宁广靖

  “两根‘玻璃针’插入细胞、提取、注入……”显微镜里的微观世界对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赵新来说再熟悉不过了。有一段时间,他闭上眼睛,眼前全是这个画面。

  赵新做的研究类似于“细胞手术”。简单说,就是利用机器人把一个卵细胞中原有的细胞核拿掉,换一个新的细胞核进去,以自动化操作完成克隆全流程。从2007年开始,这个操作实验已经进行了无数次。但究竟要积累多少“跬步”,才能实现机器人操作培育克隆动物,没人知道。这把“细胞手术刀”,赵新一“磨”就是十年。

  2017年,赵新带领科研团队利用自动化操作克隆技术首次成功克隆出13头健康的小猪。今年他们又迎来了7头克隆纯种小长白猪。几年来,在京津冀地区,这些“克隆猪”已经繁育后代近2万头,累计实现经济效益约1.3亿元。

  自动化克隆技术有多难?在赵新开始这项研究的时候,手工操作“克隆羊”的世界平均成功率是3/5000,就是说5000个胚胎中能成功生出3只羊。手工操作的成功率尚且如此,更何况是机器人操作。

  “想过放弃吗?”面对这个问题,赵新干脆地回答:没有。

  “我国种猪需求量大。之前都是从国外进口种猪,繁育几年后,种猪退化了,就再从国外买。我们不能总是依靠种猪进口,需要建起自己的繁育体系。”赵新带领科研团队扎进实验室,朝着这个目标发起了冲锋。

  十年里,赵新经历着一次次希望和失望的循环。他已经记不清有多少次推倒重来的实验,多少次离开显微镜摇头叹气的无奈。然而,当他们终于迎来13头健康的“克隆猪”,且其中9头成为种猪的时候,看着眼前一头头壮实的小猪,他觉得一切都值了。

  几年来,已经有200多头“克隆猪”二代被陆续地引入京津冀地区14个畜牧单位。其中,仅河北省养猪场就占了近8成。赵新告诉记者:“我们与河北省十几家畜牧单位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种猪一般两三年就退化了。他们有需要,就会找我们买一批新的种猪。”

  与此同时,赵新团队的自动化克隆操作成功率,已经比十年前手工操作提高了55倍。自动化克隆操作生出的“克隆猪”成为种猪的可能性达到69%,比自然育种猪交配生出种猪的可能性高出近一倍。“这项技术的成功和普及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我国对国外种猪的依赖。”赵新说。

  采访刚结束,他又忙着给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所打电话。“我们和北京的一些研究机构经常进行技术上的沟通。我们操作‘细胞手术’的机器人能在他们推进的一些科研项目中派上用场。”赵新说,期待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人培育出更多种猪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