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追忆88年前柏林奥运会的“天津身影”~~~
回到首页 | 标题导航
2024年08月09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忆88年前柏林奥运会的“天津身影”
1936 奥运热从“北站体育场”开始
单炜炜 王轶斐
  河北省体育场(北站体育场)旧影

  1936年10月《东方时报》号外刊登中国女选手刘玉华(左)和傅淑云(右)演武

  董守义(中排左三)率领的中国篮球队

  开幕式中国队出场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收藏的柏林奥运会火炬

  天津中原公司出的奥运留声机

  当地华人华侨欢迎中国代表队

  训练中的吴必显

  奥运正火,中国体育健儿组成运动天团在巴黎,再次吸引世界聚焦。8月5日凌晨,天津运动员王长浩随中国队夺得巴黎奥运会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也打破美国队40年垄断——属于中国的高光,属于天津的骄傲。

  天津,是中国奥运先驱之城。在早期几届中国参与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尤其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期间,天津身影至今令人感叹。

  “万国选手表演”连破数项纪录

  1936年的天津奥运热潮,是从当时天津的河北省体育场开始的。

  河北省体育场(后为北站体育场)坐落在中山路。天津历史文化学者张诚先生介绍说,体育场修建于1934年,是为当年第18届华北运动会在津举办而修建的,体育场占地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设施齐备,能进行田径、足球、篮球、网球、棒球、排球、垒球等多种运动,是当时华北第一座现代化体育场。

  从1935年开始,“中国奥运先驱”、当时全国体育协进会的负责人张伯苓,已经开始联系国际奥委会、在全国各地组织比赛、评选出征奥运选手。1936年1月5日,在河北省体育场举行了柏林奥运会的天津运动员的选拔,当时参赛运动员共计 34 人。最终篮球取10 人;备取3人。足球取14 人。

  经与华东、华南方面共同推选,篮球运动员前锋王鸿斌、沈聿恭、徐兆熊,中锋刘宝成和后卫李绍唐5名天津篮球选手被列入奥运会参赛名单,在最后的14人名单中,还有天津武清人牟作云,当时他属于从北京选拔出来的。

  与此同时,张伯苓特意请来在新学书院任教、兼任南开学校体育教员李爱锐指导中国足球队员。李爱锐出生在天津、摘得1924年巴黎奥运会 400 米冠军,他同时也是橄榄球、足球等项目的运动健将。

  5月27日在河北省体育场举行的“世运田径训练班与天津万国选手表演”,约2000名观众汇集在河北体育场,争睹这场中国奥运田径选手在奔赴德国柏林之前的练兵预演。

  当天的比赛中,几乎所有中国奥运选手都到达了,还有李爱锐组织的一些国际选手。这场名为“世运田径训练班与天津万国选手表演”,在100米、800米、1500米、跳远、铅球、铁饼等13个项目中的竞技中,铅球、铁饼、跳远比赛,中国选手打破全国纪录、远东纪录,中外运动员拼搏的场面,让观众激动不已。名曰“表演”,实际上感受到了奥林匹克的魅力。

  当天的晚宴是在国民饭店进行的,转天,这批运动员就赶往上海。

  江湖卖艺般的筹款

  1936年,争议中的柏林奥运会,开创和恢复了比赛项目、运动流程等,也在奥运历史上留下浓重一笔。

  这届奥运会上,添加了篮球为正式比赛项目。

  在中国队赴德之前,1936年的6月6日、7日,天津耀华中学体育馆内,还进行了即将出征德国的中国队在天津篮球表演比赛,天津是中国篮球的故乡,当时著名的天津北星队,在比赛中展现出了不俗的实力。

  中国篮球队项目的总教练,后来被誉为“新中国篮球之父”的董守义,另一位管理员李清安,也同样来自天津。此前,董守义已经被聘请为奥运会篮球项目委员,董守义为召集人。在柏林奥运会上,中国篮球队参加四场比赛,其中胜法国队一场,其他负于日本、巴西和秘鲁。

  从1928年到1948年,中国参与的四届奥运会中,1936年柏林奥运会上派遣的运动员最多。中国代表团共140多人,其中有67名男运动员、2名女运动员,共69人,总领队王正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早年曾在天津北洋西学堂学习。

  毕业于新学书院的吴必显,启蒙老师是李爱锐,他代表天津参加过第十六、十七和十八届华北运动会,曾创造了1.87米的全国跳高纪录。但在这届奥运会上,他没能跳过1.85米的横杆,抱憾而归。

  探究失利原因,其中重要一点就弱国穷民。2008年,电影《夺标》就是讲述了中华武术人在街头卖艺筹路费参加奥运的故事。当时的中国足球队赴南洋打巡回赛以门票赚钱,24场比赛下来元气大伤。吴必显在海上漂泊了28天,其间还取道土耳其,体力耗费巨大。

  在这届奥运会上,中国国术表演队扬名德国。出生在上海的傅淑云,后曾随父母回津定居,在天津她主动向名家求教习武并打下坚实基础。在德国,傅淑云的达摩剑对练、单人绵掌都获得了喝彩声。

  董守义、王正廷、李清安、王鸿斌、沈聿恭、徐兆熊、刘宝成、李绍唐、牟作云、傅淑云等,这些或出生在天津、或成长在天津的柏林奥运会上的天津身影,以及未能赴现场的张伯苓以及关注并为奥运贡献力量的中国人,共同构成了1936年那段难以磨灭的奥运记忆。

  体育博物馆

  收藏柏林火炬

  中原公司

  出奥运留声机

  1934年,国际奥委会雅典会议上决定,恢复部分古代奥运会旧制,其中就包括在奥林匹亚采集圣火、火炬传递到主办国、从开幕日期至闭幕式期间主体育场燃烧圣火……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内,就收藏有这次奥运会上传递的火炬。

  记者在天津市体育博物馆看到,尽管已经过去了近90年,火炬手柄光亮如新。火炬手柄部分刻有“Fackelstaffel-LaufOlympia-Berlin 1936(奥林匹亚火炬接力-柏林1936)”字样。字体上方还有奥林匹克五环和德国的鹰徽标志,字体下方绘有本次火炬传递的路线图,火炬体顶部的平台上则写有“感谢火炬手”字样。

  天津市体育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1936年奥运会火炬手柄是由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兵工厂克虏伯工厂制造而成的,火炬由经抛光处理的不锈钢材料制成,因此如今依然可以保持光亮如新。

  中国第一个奥运纪念品也在1936年诞生,是由天津中原百货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合作推出的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奥运五环留声机。

  发现的唯一实物收藏曾在广西柳州的收藏家王彬手中。王彬在之前接受新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这台留声机是2010年在南宁发现的,从装饰表明了它的“与众不同”。

  留声机翻开后正中,一只普鲁士鹰昂然站立在奥运五环之上,在锁扣处发现“中原出”的字样,在锁扣外面打有哥伦比亚公司的印标,下面有TT两个字母。王彬说,“中原出”是当时天津中原百货公司的特有标识,“TT是解放前天津的英文TIENTSIN的缩写。”王彬最后判断,这个版本的留声机是天津中原百货公司与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定制的柏林奥运纪念品,美国密歇根州大学国际留声机协会也给与了王彬肯定。

  关于这台留声机,有着很多未解之谜,但它的存世,更加证明了天津作为奥运先驱之城,实至名归。

  新报记者 单炜炜 王轶斐

  部分图片由天津市体育博物馆提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版权说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所属10报2刊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所有关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及其子报子刊内容产品的数字化应用,包括但不限于稿件签约、网络发布、转稿等业务,均需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商谈,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互换稿件协议的网站,在转载数字报纸稿件时注明“来源-天津日报报业集团-XX报”和作者姓名,未与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有协议的网站,谢绝转稿,违者必究。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法律事务部